《史学史研究》2012年总目录
本文选题:史料价值 + 历史学 ; 参考:《史学史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正~~
[Abstract]:Orthodontic ~
【分类号】:Z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鑫;史学价值新论[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1期
2 肖可丽;郭岩;;浅析档案学与历史学的关系演进[J];兰台内外;2009年06期
3 赵骞;王旭送;;读书得间 学贵专精——彭忠德先生《秦前史学史研究》评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许殿才;;《史学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记要[J];史学史研究;1991年04期
5 吴怀祺;新世纪史学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历史的意义[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997年05期
7 廉敏;2003、2004年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11期
8 马玉臣;;读燕永成博士的《南宋史学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01期
9 林甘泉;;扩大史学史的研究范围 让世界了解中国史学[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王学典;新时期史学思潮的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包伟民;;编辑说明[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2 史学惠;;使历史学会更好地服务于本省文化文明建设——推进学会工作机制创新的一点体会[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3 和歌森太郎;刘琦;;民俗学与历史学[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4 王克梅;;市历史学会纪念成立50周年[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吕厚量;;历史变革与社会转型——“2007·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历史学会分论坛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6 何晓明;;学术理路与史学生态[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章益国;;失落的美——中国传统史学“科学化”改造中的一个遗漏[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8 手代木有儿;;梁启超的史界革命与明治时期的历史学——关于晚清的进化论和历史观[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9 吴家林;;李大钊史学思想新论[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10 黄龙祥;;史料的构成分析与整体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来新夏(南开大学教授);能用“善”和“恶”来划分历史学吗[N];北京日报;2001年
2 龚咏梅;没有衰落,还很繁荣[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廖晓晴;省历史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清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N];辽宁日报;2006年
4 记者;市历史学会举行换届选举[N];闽南日报;2007年
5 何兹全;客观的历史与主观的历史学[N];北京日报;2001年
6 王淼;看历史如何复活[N];光明日报;2007年
7 郑成宏;专家研讨历史学的继承与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张越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60年回顾是焦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开拓中国新史学的历史学系[N];新清华;2006年
10 邸永君;历史学的魅力与功用[N];中国民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贵仁;唯物史观及其指导的历史学在20世纪中国的推进历程[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江华;世界体系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张楠;维莱里乌斯与罗马史学的通史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凌翔;新中国的旧史学[D];山东大学;2008年
6 张秀丽;反科学主义思潮下中国现代史学的人文指向[D];山东大学;2009年
7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8 朱潇潇;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D];复旦大学;2008年
9 徐波;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民族史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齐山德;苏联时期史学研究初论[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巧玲;《晏子春秋》的史学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敏;论翦伯赞的史料学思想[D];兰州大学;2007年
3 梁伟岸;高岱的《鸿猷录》及其史学价值[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永丽;史学史视野下的《世本》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丛晓立;吴泽与中国史学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贾鹏;伊格尔斯的跨文化史学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石基;《韩非子·内外储说》的史料、史学价值[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可云;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新喜;历史学视野中的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6年
10 郭胜;乾隆时期历史文献编纂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36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36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