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陔馀丛考》对《日知录》的模仿和抄袭——以《门生》等两书条目之题目全同者为例
本文选题:赵翼 + 陔馀丛考 ; 参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摘要】:赵翼生平最出色的两部史学著作无疑应推《廿二史札记》和《陔馀丛考》,学者的研究则侧重于前者而轻于后者。结合顾炎武《日知录》与《丛考》题目相同的条目进行对比研究,本文认为《陔馀丛考》存在模仿和抄袭《日知录》的痕迹;而有意模仿是《陔馀丛考》继承《日知录》撰述方法的开始;在模仿的基础上,在很多问题的探讨上,赵翼也表现出了独到的史学眼光,并非单纯的模仿;抄袭只是个别现象,并非赵翼有意据顾说为己有。总的来说,《陔馀丛考》对《日知录》有继承也有发展,因此不能对其成绩全盘否定,应该通过继续研究探讨,全面评价《陔馀丛考》的价值所在。
[Abstract]: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two most outstanding historical works in Zhao Yi's life should be pushed forward in the Notes on History of 22 and Yu Chun. The research of scholars focuses on the former and less on the latter.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Gu Yanwu's "Rizhi record" and "Cong examination" with the same title, 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re is a trace of imitation and plagiarism. On the basis of imitation, Zhao Yi also shows unique historical vision, not mere imitation. Plagiarism is only an individual phenomenon. Zhao Yi didn't mean to have what he said. On the whole the Yu Cong examination ha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o the Book of knowledge so we can't completely deny its achievements. We should continue to study and discuss and evaluate the value of "Yu Cong examin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仁志;;明清侨寓徽商子弟教育的特色[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2 张勇;;论黄节与《阮步兵咏怀诗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梅运生;皇甫谧《三都赋序》之真伪及其价值趋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陈爱阳;;朱舜水的遗民身份与不仕[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刘瑞;;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李如涛;;试论钱穆与余英时的儒学观[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陈祖武;钱宾四先生与《清儒学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程得中;;试论《宋元学案》的编辑特色[J];编辑之友;2011年08期
9 程得中;;《清儒学案》编纂成就刍议[J];编辑之友;2011年12期
10 贾庆军;;王阳明实学思想刍议[J];船山学刊;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效雷;;清儒《易》学平议[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4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陈蕾;郑珍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金花;士人与土司[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燕芳;《儿女英雄传》亲属称谓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栾芬芬;李Xh史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鲁海军;志磐<佛祖统纪>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海伟;章学诚历史哲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传涛;近现代中国仁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振;朱子之学在近现代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芳;“读史以观世变”——《廿二史札记》的著述旨趣初论[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王英志;袁枚与赵翼交游考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刘玲娣;从赵翼论宋辽金三史看其史学思想[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白兴华;赵翼的史学批评[J];史学史研究;1999年03期
5 郑志峰;《廿二史札记》的社会史研究初探[J];社科纵横;2001年04期
6 张涛;史与诗的合璧:作为史家身份的赵翼诗歌创新[J];河北学刊;2003年03期
7 张金铣;赵翼论新、旧《五代史》的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周一民;乾隆三大家之一——赵翼[J];百科知识;1995年01期
9 华友根;从《廿二史札记》看赵翼的法律思想[J];史林;1992年02期
10 阿福;;一个男人的承诺[J];长江文艺;199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永年;;“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正义[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2 陈守实;;明史散论[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3 赵宗正;;第十六章 清初经世致用思潮[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4 吴调公;;序[A];蒋士铨研究论文集[C];1985年
5 谭瑛;;寻找失去的街区活力——常州市前后北岸历史文化保护区专题研讨[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孔云霞;;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丽珠;;独立于时风众势外的全祖望史学精神[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郝虹;;儒学的官方意识形态化与东汉党人的人生价值观[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9 郝虹;;儒学的官方意识形态化与东汉党人的人生价值观[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邵海清;;袁枚和蒋士铨[A];蒋士铨研究论文集[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蒋建科;中国农大学子自发为农民编书[N];人民日报;2005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 王春瑜;坚持治学的基本方法[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记者 郭林;旅英华人举办英国最大规模个人书法展[N];光明日报;2009年
4 户华为;重意气轻是非的晚明清议[N];光明日报;2006年
5 田居俭;顾炎武治学的精品意识[N];光明日报;2006年
6 周之江;作传如绘像,修饰已失真[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本报记者 黄翊华 实习生 尤志卉;社区医院互开“药方”[N];苏州日报;2006年
8 张天阔;有机,茶“更香”?[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9 周之江;小名片,演化变迁折射大世象[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郭预衡;援庵先生与“亭林之学”[N];北京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纪玲妹;清代毗陵诗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然;乾隆三大家诗学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仲谋;清代宋诗师承论[D];苏州大学;1997年
4 王平;王文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朱乐朋;乾嘉学者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温秀珍;张问陶论诗诗及其诗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杰;赵翼在宋辽金三史研究上的成就[D];安徽大学;2012年
2 李成玉;赵翼诗学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继承;赵翼诗歌理论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4 刘永兴;《陔馀丛考》与《日知录》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海云;赵翼镇安府诗文考论[D];广西大学;2003年
6 李艳梅;赵翼诗歌分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敏;清考史三家两《唐书》考校论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亚丽;从《廿二史札记》看赵翼的史学思想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殿明;赵翼诗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文飙;性情·才气·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48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48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