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野下的汤因比再思考
本文选题:汤因比 + 《历史研究》 ; 参考:《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历史活着?是的,历史活着,那么历史学家的良知与睿智也将是常青的,它将穿越时空,连接东西,启示世人,教育后代。汤因比就是这样。汤因比作为20世纪的西方史学大家,在我国颇具知名度,其思想不仅在学界争鸣不已,而且其著作在坊间广为流传,比如他的"挑战与应战"之术语,也成了人们的常用话语。本辑文章就其史学思想进行研讨,其当代意义更是不言而喻的,这正是我们要以"汤因比史学新论"为题组织笔谈之缘由,《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同仁,慧眼识题,迅速而成功地促成了这一辑选题的问世。学术创新,或据新材料之发现,或依视角之转换,所谓"新论"云云,也就是这个意思。本组笔谈,辑文五篇,需要指出的是,除我之外,皆出自青年之俊域,这些文章从某个方面,反映了当代中国学界对汤因比研究的水平,犹如带露的朝花,去迎接春天。我期盼着他们的成长,在秋日里丰收。至所望焉!
[Abstract]:History alive? Yes, history is alive, then the historian's conscience and wisdom will be evergreen, it will travel time and space, connect things, enlighten the world, educate future generations. That's what Toynbee is. As one of the western historians in the 20th century, Toynbee is well known in our country. His ideas are not only controversial in academic circles, but also widely circulated in the world. For example, the term "challenge and battle" has become a common languag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its historical thoughts,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is even more self-evident. This is precisely the reason why we should organize a written discussion with the title of "the New Theory of Toynbee's historiography",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editorial staff, A quick and successful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 contributed to the coming out of the selected topic of this series. Academic innov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scovery of new materials, or the change of perspective, so-called "new theory", that's what it means. In this article, we should point out that, except for me, all of these articles come from the handsome field of youth. These articles reflect the level of the study of Toynbe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as if they were flowers with dew to meet the spring. I look forward to their growth, in the autumn harvest. How can I hop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分类号】:K09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献军;;汤因比:人类文明命运的先知[J];世界文化;2009年09期
2 冯小茫;;汤因比的宗教文化观[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9期
3 张广智;;浅论历史学家的人文情怀——以汤因比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10期
4 刘容;;汤因比的城市文明观[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唐潭;;关于汤因比[J];读书;1984年03期
6 张广智;;汤因比史学散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7 许启贤;评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史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8 晏可佳;汤因比神学史观初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9 哈扎罗夫;文新;;汤因比的文明理论[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2年04期
10 郭长刚;文明核心、文明碰撞与文明衰落─—对汤因比文明理论的若干思考[J];学习与探索;199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晓望;;汤因比的儒学观及和谐世界的构建[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一览;;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汉译本问世[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小凌;令人敬畏的汤因比[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赵世瑜;世间已无汤因比[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3 秋叶;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中国之旅[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范蔚文;汤因比与《历史研究》[N];人民日报;2001年
5 杜廷广 大众文艺出版社;“文化形态史观”的本质是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叶雨;王石:汤因比影响了我的世界观[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崔美明;全景式考察人类文明史[N];人民日报;2001年
8 秦晖;文明形态史观的兴衰[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江晓原;大发宏愿的年代[N];文汇报;2000年
10 苏晓明;世纪之交的思索与对话[N];中国保险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玉霞;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出路[D];黑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文龙;1884-1914年伦敦汤因比馆[D];西南大学;2015年
2 张延;汤因比中国传统文化观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孙丽丽;论汤因比《历史研究》中的文化模式理论[D];黑龙江大学;2014年
4 倪凯;汤因比的城市观[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5 尹航;汤因比的人本主义自然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瑶;汤因比历史哲学中的宗教思想[D];宁波大学;2010年
7 韩兵;论汤因比晚期思想中的中国观[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付海建;文化视角中的社会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697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6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