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记“历史研究与历史知识社会化和社会进步”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8-07-04 19:36

  本文选题:历史知识 + 社会化 ; 参考:《史学史研究》2011年01期


【摘要】:正2010年11月19日—22日,由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合作举办的"历史研究与历史知识社会化和社会进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唐伟教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齐世荣先生,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先生,北京师
[Abstract]:From November 19 to 22, 2010, a seminar on "History Research and socialization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and Social Progress" was held in Beijing by the Research Center of History Theory and History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China and the History Schoo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Professor Tang Wei, Deputy Secretary of the Party Committee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Vice President of Chinese History Society, Professor Xu Lan, Professor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Mr. Qi Shirong, Professor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Mr. Liu Jiahe, Senior Professor,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Divis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高鑫;;论历史知识社会化的基本原则——以中国历史知识社会化为例[J];河北学刊;2011年04期

2 井建斌;把历史知识交给更多的人——白寿彝先生的一个重要历史教育观点及其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10期

3 张晶萍;刘金爱;;论当前“历史热”的喜与忧[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杨兴英;论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性[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5 刘会强;人类社会的社会化及其特征[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6 林旭媛;;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浅见[J];成才之路;2008年01期

7 王晓燕;;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学科的应用——以高职高专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4期

8 张文生;;李大钊论历史知识普及问题[J];史学史研究;2011年01期

9 李静霞,刘丽华;历史素质新论[J];理论月刊;2005年09期

10 景彩云;;影视片与历史教学[J];沧桑;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传印;;关于“易中天现象”的若干思考[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张文生;;史学与人生——史学功用别论[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王茜;;在历史文化中写作——由《百家讲坛》引发的思考[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荣明;;历史学是否科学——以阿克顿史学为例[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5 尤学工;;历史教育: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6 张奎良;;唯物史观的当代课题(提纲)[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岩峰;透过历史这面镜子[N];吉林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陈建强 通讯员  张国 张剑;历史教育如何考虑公众口味[N];光明日报;2006年

3 李小树;史学视野下的“通俗历史热”[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湖北大学思想研究所 何晓明;走出“历史知识社会化”的认识误区[N];光明日报;2011年

5 许海云;评所谓“时尚史学”[N];北京日报;2007年

6 刘志琴;史学功能的社会化[N];光明日报;2002年

7 钱乘旦;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N];解放日报;2003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刘志琴;讲史热缘于“历史饥饿”[N];北京日报;2008年

9 本版编辑 李剑鸣(北京大学历史系) 晓任 黄振萍(清华大学历史系);通俗历史,何以职业史家缺位?[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王蒙;历史的形象展示[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扬眉;方法论视野中的“古史辨”派[D];山东大学;2005年

2 朱慈恩;20世纪上半期通俗史学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忠;20世纪西方历史相对主义论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于立勇;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D];山东大学;2007年

3 徐春夏;抗战时期延安地区的史学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谭菊秀;小教大专生历史素质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顾成东;卢卡奇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王鹏;柯林武德历史认识主观性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舒醒;大学生自由选课背景下的历史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云吉龙;论沃尔什的历史哲学理论[D];内蒙古大学;2006年

9 顾娟;洪迈史学综论[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婷婷;吕思勉通史编纂的成就及其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97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97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2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