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谈谈理论修养与历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1 14:41
【摘要】:中国史学具有重视思想理论的优良传统,近百年的中国史学表明,史学在理论上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史学发展的面貌。当今,史学工作者有必要从三个层次上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这对于确定历史研究的方向、准确地为研究所得定位、揭示历史与史学发展的规律、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Abstract]:Chinese historiography has a fine tradition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ideological theory. The nearly 100 years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shows that the progress of historiography in theory largely determines the outlook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ography. At present, it is necessary for historians to improve their theoretical cultivation from three levels, which is useful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of historical research, accurately positioning the research, revealing the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and finding and putting forward new problems. All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分类号】:K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章征科;略论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王兵,张征;试论庄子学派与宋玉的亲缘关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郑学益;思想制胜的新世纪营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李秀琴;谈用现代技术整理研究古文献[J];北方论丛;2001年04期

8 张碧波;箕子论——兼论中国古代第一代文化人诸问题[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9 冷卫国;东晋赋学批评的分期及时代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10 晁瑞;;介词“向”对“问”的替换——兼谈方言介词“问”的历史演变[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5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南哲镇;唐代讽谕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段宗社;中国诗法论[D];四川大学;2005年

8 潘俊杰;先秦杂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9 李力;“隶臣妾”身份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陈英;西汉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悦;诗与思之和谐交融——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意象思维[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3 杨怀源;《段注》“废、行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叶仁雄;孔子中和之美的时空阐释[D];湘潭大学;2003年

5 王铁峰;秦国富强及东并六国之地理环境条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斯琴毕力格;太初历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涛;圣人与真人[D];郑州大学;2004年

8 何桂端;近代广西民间商品意识及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博;扬雄《法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林莉;唐代山水意识的历史变迁[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承思;;史学方法论的三个层次[J];历史教学问题;1988年03期

2 许家康;;年鉴框架的作用及设计原则[J];年鉴信息与研究;1996年04期

3 孟广恒;;与复习历史的朋友谈几个认识问题[J];中国考试(高考版);1999年06期

4 房德胜;;加强编辑部建设是年鉴发展的关键[J];年鉴信息与研究;1995年04期

5 吴枫;;四部书的构成及其流变——中国古典文献丛谈(二)[J];历史教学;1980年03期

6 于延亮;;谈谈口述史工作者的修养[J];南方论刊;2009年10期

7 刘野;;刘劭《人物志》的人才测评思想[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李晓明;《辛亥前后史事论丛》评介[J];近代史研究;1992年02期

9 秦进才;谈历史研究题目的选择[J];历史教学;2002年01期

10 唐力行;;从区域史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文玖;历史认识的真理性能够检验吗?[N];学习时报;2006年

2 吴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历史价值判断何以成为可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李杰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历史哲学的认识论特点、价值和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陈淳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文明探源需多学科协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本文编号:2135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135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8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