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乾嘉考据学与清代《庄子》考证

发布时间:2018-07-26 09:58
【摘要】:正梁启超曾有"一代有一代之学术"的说法,把考据学作为清代学术思潮的代表。清代考据学通常又称为"乾嘉考据学",因为它在乾嘉时期最为盛行。《四库全书》的开馆修纂直接推动了乾嘉考据学的发展,"对清代考据学派的壮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开始了考据学独领风骚的时代"①。此后,考据学取代了官方
[Abstract]:Liang Qichao used to say "one generation has a generation of academic", taking textual research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cademic tr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Qing Dynasty is also called "Qianjia textual criticism", because it was the most popular in Qianjia period. The opening of "Siku Guanshu" direc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Qianjia textual criticism, "which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textual criticism school in Qing Dynasty." From then on, the times when textual research is leading the way "1." Since then, textual research has replaced the official
【作者单位】: 嘉应学院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清代《庄子》考证研究”(编号:10YJCZH106)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谷鸣;论庄子文学的喜剧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2 史鸿文;论庄子的审美观照理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3 左东岭,,杨雷;内在超越与庄子的人生价值取向──庄子养生理论探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4 曹智频;文化潜流:庄子“道”论的后世遗响[J];宗教学研究;2000年02期

5 朱谦之;《庄子》书之考证[J];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6 杨黎源;庄子处世哲学新探[J];探索;2002年06期

7 魏秀艳,高云斌;庄子——中国文学的奠基者[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时晓丽;混沌之美——庄子生存美学思想探微[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吕锡琛,邓小峰;试论庄子理想人格在科学探索中的积极意义[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3期

10 杨林成;;“相见恨晚”?[J];咬文嚼字;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慧;;王船山对精神自由的祈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张梅;;《庄子》的语言艺术——卮言——从庄子的立言态度与立言方式谈起[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3 金尚理;;逍遥:庄子人学思想解读[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4 任增辉;;《庄子-内篇》的心理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徐卫红;;绝弃“仁义”之后——老、庄的道德教育在哪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谭佛佑;;庄子与道家教育思想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郭继民;;对“技”的另一种认识——从庄子与西方后现代哲学贯通的角度[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张晓芒;;庄子“辩无胜”新探[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伍德勤;;论老庄积极的道德观在中小学德育中的渗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尚永亮;;闻一多与庄子[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超元;庄子语穿“大葫芦”[N];天津日报;2004年

2 龙全忠;让城里人羡慕的唐庄子村[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3 陈中浙;老、庄哲学中的“人与自然”[N];浙江日报;2005年

4 刘士林;庄子《让王篇》与中国士大夫的生命美学原理[N];学习时报;2006年

5 王洪飞邋尚胤 记者 张立平;石庄子村家家做房东[N];天津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洪波;傅佩荣:认为庄子消极厌世是一种误解[N];中华读书报;2009年

7 王俊 马升;山西抢救发掘庄子坪遗址[N];中国文物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董毅然;庄再强:我做品牌比较执著[N];北京科技报;2006年

9 李万东 本报记者  翟新群;小庄子镇巧用沃土生金[N];辽宁日报;2006年

10 刘士林;墨子与庄子[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雪霞;文学庄子探微[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3 周群华;《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钟华;思与诗的对话[D];四川大学;2004年

6 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D];吉林大学;2009年

7 胡真;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8 林光华;魏晋玄学“言意之辨”的诗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石了英;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美学视野下的庄子阐释[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黄芸;战国政学关系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强;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试论庄子的“逍遥游”[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大鹏;多恩与道家美学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会芳;庄子与济慈:“物化”论与“客体感受力”[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高深;论庄子对语言局限性的认识与超越[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昊;庄子思想对儒家思想的融通[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晨霞;竹林七贤庄学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永杰;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秦晓慧;试论《庄子》言与道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岳贤雷;《庄子·齐物论》“因是”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艳艳;德性与情欲的悖立与整合[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45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145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8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