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可能地‘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一个当代史家的学术追求
[Abstract]:Macroscopical history is made up of countless micro-individual history. The individual career of historians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ography. The academic pursuit of Fang Zhiguang, an expert o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the history of New China from one side and reflects the historiography concern of the historia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ang Zhiguang's historical attitude of "asking right and wrong only, ignoring other things" and adhering to the historical method of historical research guided by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historical purpose that historical research must seek truth and application, It has a special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y toda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分类号】:K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海;关于历史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二十一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学术讨论会”的结束语[J];史学集刊;2002年04期
2 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03期
3 杲文川;;“中国历史学的现状及未来”国际学术讨论会[J];学术界;2007年06期
4 邢恩源;;中国历史学对西方文化学理论的吸收[J];黑龙江史志;2009年17期
5 刘爽;;中国历史学转型时期的特点及趋势[J];学习与探索;1990年06期
6 启良;西方实证主义历史哲学与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J];学习与探索;1994年03期
7 ;戴逸撰文分析历史与现实[J];广西地方志;1999年01期
8 ;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结果揭晓[J];中国史研究;2000年02期
9 陈孝宁;面向21世纪的中国历史学[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10 朱小农;略论毛泽东对中国历史学的指导作用[J];文史杂志;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推动中国历史学的新发展[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杨念群;;中国历史学如何回应时代思潮(1978—2008)[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3 郝春文;;新方法 新领域 新手段——近30年来的中国历史学[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4 刘茂林;;抗战时期郭沫若对中国历史学的苦心经营[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5 李慧宇;;长足进取与成就辉煌——中国历史学的现代转型述论[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海燕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学前沿》(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编辑部主任;《中国历史学前沿》是如何走出国门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黎明;全面认识“文革”前十七年中国历史学的成就与失误[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何民捷;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N];人民日报;2007年
4 记者 周群;深入总结中国历史学三十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史宣;郭沫若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第四届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N];中国文物报;2012年
6 陈祖武;新时期与时俱进的中国历史学[N];人民日报;2008年
7 启明;中国历史学如何面对挑战[N];光明日报;2003年
8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张海鹏;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历史学[N];光明日报;2008年
9 武汉大学教授 陈锋;感谢伟大时代[N];光明日报;2009年
10 陈祖武;历史学研究的理论财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凌翔;新中国的旧史学[D];山东大学;2008年
2 刘超;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D];复旦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90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190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