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献与社会
[Abstract]:Writing is created for communication, and literature is created to spread consciousness "for a long time". This kind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s the need of human society as well as the objective social fact. This i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an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reader. Therefore, its interpretation or description of social phenomena must conform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bjective facts. The core goal and function of culture is to cultivate and shape people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literature is also common.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K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蔡俊生;文化和文化的社会价值[J];社会学研究;1992年06期
2 纳勇;论网络文献对文化的发展与影响[J];学术探索;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才娃!北京100044;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必然趋势和意义[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2 蒋原伦;;网络聊天的语用和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韩志伟;;论科技学术期刊与效益的关系[J];编辑学报;2006年01期
4 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大观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彭斐章,刘磊;论现代条件下科研与发展中信息需求与利用的特征[J];图书与情报;1996年03期
6 刘淑贤;试论文献与文化环境的关系[J];图书与情报;2004年03期
7 刘宝瑞;“文献”定义之我见[J];图书与情报;1997年01期
8 闫伊默;;“超级女声”的媒介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9 吕屏;黄莉;;论构建和谐社会中媒体的角色困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胡可征;论档案馆利用率不高的原因[J];档案管理;200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宝国;18世纪以前欧洲文字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琛;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马理;传媒的双刃[D];四川大学;2006年
4 秦美婷;台湾健康传播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高雁;中国博客文化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云峰;乡愁与中国现代生命诗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7年
8 陈乐;新闻客观性原理的法律解读[D];复旦大学;2007年
9 毕艳;三十年代右翼文艺期刊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琴;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逄锦波;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构成[D];青岛大学;2002年
2 闫景明;社会转型期党的意识形态传播有效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赵红艳;大众媒介传播与受众认知的互动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李婉月;开放档案工作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赵晓峰;“图像文化”的“意识形态”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秦红霞;大众传播在中国当代社会分层中的作用[D];河海大学;2005年
7 刘鸣筝;西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新闻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李秀芳;当代中国大陆主流英语日报和美国主流日报言论版风格的实证比较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9 张联锋;文献传播若干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汪潇;中国女性期刊经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匡文波;论网络文化[J];图书馆;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志琴;话说“关羽现象”[N];文汇报;2000年
2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何宏光;杜赞奇的国家政权“内卷化”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本文编号:2195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195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