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社会结构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7 20:31
美籍华裔史学家黄仁宇因一部《万历十五年》而声名鹊起,随后他的著作《明代的漕运》《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中国大历史》《放宽历史的视界》《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等相继在国内出版,一时间刮起了一阵“黄仁宇旋风”。作为一位半路出家、大器晚成的史学家,史学界对他既有赞誉也有争议,主要集中在他的“大历史观”和独特的历史叙事手法上。在“大历史观”的理念下,黄仁宇研究中国历史时提出了对中国社会结构的一系列观点和看法,本文称其为“黄仁宇社会结构说”。黄仁宇一生有着在中国30多年和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50多年的生活经历,在负笈美国之前亲历中国历史:童年时期感受到长沙笼罩着的“白色恐怖”,参军后体验到国民党军队的形式重于内容以及中国内陆地区的落后,战场上对生命和现实的思考都使黄仁宇关注社会现实组织结构问题。到美国后,研究中国历史由明代漕运及财政与税收入手,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有了令其名声大噪的《万历十五年》的出版。他在《万历十五年》中明确提出自己对中国传统社会末期社会结构的认识,认为其是一种“潜水艇夹肉面包”式的社会结构,并在之后的著作中将其推广到整个传统中国社会,后又相应地提出中国现代社会应该建立一种“立”字型社会结构,这两种社会结构形式就是黄仁宇社会结构说的主要内容。黄仁宇社会结构说是在其“大历史观”理念下研究中国历史并且经过中西对比得出的结论,他对于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主要运用一种“望远镜”式的治史方法,从财政与税收入手,通过综合归纳而来,是一种宏观的架构。研究传统中国社会结构是为了为现代社会寻找出路,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找到中国走出现代化困境的途径。他认为在中国现代社会要建立一种“立”字型社会结构,最主要的是构建社会上下间制度性、法制性的联系。黄仁宇社会结构说是一种整体史研究,对历史研究的碎片化趋势有一定的冲击。他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得出对于中国社会结构的认识,这一视角使其能够发现中国社会结构的独特性。他的社会结构说对于研究历史、探讨中国社会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作为一名美籍华人史学家,因其身份、立场、治史方法的不同,他的社会结构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09
本文编号:2199366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0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思路与方法
(四)主要概念界定
一、黄仁宇社会结构说的形成
(一)社会结构说与人生经历
1.国内“习剑”关注社会结构
2.异域“读书”致思研究方法
(二)社会结构说与明史研究
(三)社会结构说与大历史观
1.大历史观及其由来
2.社会结构说与大历史观相辅相承
二、黄仁宇的社会结构说
(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说
1.“潜水艇夹肉面包”——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式
2.“三大帝国”——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具体形态
3.“道德万岁”——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
4.两种因素——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成的原因
5.不能进行“数目字管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二)中国现代社会结构说
1.“立”字型——中国现代社会结构形式
2.传统社会结构的崩溃——构建现代社会结构的背景
3.上层、下层、联系——构建现代社会结构的过程
4.“技术至上”——中国现代社会结构的特点
三、黄仁宇社会结构说的研究方法及基本特征
(一)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法
2.“望远镜”式鸟瞰法
3.综合归纳法
(二)基本特征
1.以财税为切入点
2.重视宏观架构
3.以服务现实为目的
四、黄仁宇社会结构说评价
(一)整体史的研究
(二)世界历史的眼光
(三)中国社会的独特性
(四)社会结构说的局限性
1.“传统—现代”解释模式
2.史家主体色彩浓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明;;16世纪明代财政史的重新检讨——评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J];史学月刊;2014年10期
2 杜玉华;;社会结构:一个概念的再考评[J];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3 潘星辉;;“旧社会”与“新史学”:试析黄仁宇的“大历史”之路[J];开放时代;2013年02期
4 孙昊;;黄仁宇的大历史观述评[J];南方论丛;2012年05期
5 孙仲;;古今之争中的史学家自我救赎——从黄仁宇命运谈起[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6 杨丽娟;;中国历史研究范式的创新:“大历史观”——评读《中国大历史》[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董明;;让历史以轻松的语言呈现——论唐德刚与黄仁宇的历史写作[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陈泉鑫;;黄仁宇大历史观之解读[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李席;;黄仁宇“大历史”的现代性解读——以《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为中心的剖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李宝祥;;黄仁宇中国“长期革命”论述略[J];长江论坛;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春敏;历史与现实:黄仁宇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学旺;黄仁宇的明史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99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19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