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的视野与多面的历史
[Abstract]:Zizi China: rebuilding the History of "China" by Zheng Ge Zhaoguang. Although there are only three chapters and eight chapters, the issues discussed are quite important. As the author said in his preface, his concerns are: the world, East Asia and China, academia and politics, identity and rejection, national and regional history, and almost none of these issues on the same level, as he emphasized. This book deals with a multidimensional history in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The author will
【分类号】:K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泽文;;李学勤先生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方修琦,牟神州;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透视[J];人文地理;2005年04期
3 ;问题解答[J];史学月刊;1955年06期
4 刘宝民;对初}中学姴本中国历史第三册的一些意墜[J];史学月刊;1958年08期
5 王崇时;统一多民族的中国历史不容歪曲——评《论爱国主义者王安石》[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年02期
6 郦实;;颠倒历史是为了篡权复辟[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年04期
7 甘民重;略谈汉语词典学上一些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8 史国强;《明史·李三才传》勘误一则[J];史学月刊;1982年02期
9 ;《史学月刊》1982年(总135—140期)目录索引[J];史学月刊;1982年06期
10 赵光贤;;中国历史研究法讲话[J];历史教学;198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友兰;;朱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2 徐晗星;;中国历史上儒商精神的现代价值[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3 安家瑗;;关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新版《中国通史陈列》的思考[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4 颜敏;;走不出的“历史”阴影——史传文化传统与中国历史叙事的关系[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佳华;;基于遥感信息的东亚植被的特征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梁山;;东亚、东南亚货币在粤西流通史略[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7 梁春涛;朱介寿;曹家敏;;全射线追踪(CRT)在东亚西太平洋地球三维速度模型中的应用[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曹家敏;唐建光;朱介寿;;东亚西太平洋边缘海地球三维模型数据库[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于淑秋;林学椿;;东亚大西洋相关链与中国汛期降水[A];大气科学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方之芳;张丽;;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夏季东亚热低压的突变[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仇鹿鸣;韩f:在东亚世界研究开疆拓土[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白钢;论中国历史上的改革[N];光明日报;2003年
3 叶檀;经济集权是中国历史数次改革失败的原因[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4 阮仪三;中国历史古城的保护与利用[N];广东建设报;2007年
5 作家 李黎;做人,不做政治动物[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孟宪实;让文化成为中国历史主角[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7 ;中国历史上西部防灾减灾经典事例(八)[N];中国保险报;2001年
8 记者 王波 林红梅 张保平 蔺智深 陈占杰 陈丽华;纪念,,是为了寻回中国的海洋文明[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方军;从历史看企业如何变革[N];经济观察报;2008年
10 蒙动;后门春色无边[N];中国邮政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启发;礼义新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金炳镇;14世纪-17世纪中叶朝鲜对明和日本贸易关系史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3 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D];山东大学;2006年
4 李亚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5 周德刚;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复旦大学;2004年
6 田延峰;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孙万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主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车汉澍;东亚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周翔;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与文化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张斌;货币一体化理论及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理论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艳;民办学校文化认同的现状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梦萍;品牌日记[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韩辉;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建琼;闽台传统节日民俗体育特征及文化认同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5 王东;文化认同的可能与现实[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马军;体育全球化与文化认同[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乔晓华;初任非沪籍教师对学校教师文化的认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杏玲;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丽红;和而不同,一体多元[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10 莫小青;论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认同[D];暨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99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199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