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期待与史学的自觉
[Abstract]:Historiography, historians and Times is a Sharon column of historiography. In the 1990s, we ran the "History Salon" column (later renamed the "academic Salon"). At that time,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set the topic, one issue, the content of which was a combination of academic and ideological content. Formal discussion and pen talk combined, and has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disciplinary style. Under the support of various aspects, has produced certain influence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fter the publication itself due to the objective factors of the independent suspension. The purpose of this column is to choose a topic of common concern, deep percep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field of historiograph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academic field. Through this form of communication, it awakens a persistent and noble academic spirit, advocates a rigorous and free academic style, and encourages a pragmatic and unbiased attitude towards academic study. We admire those scholars who abandon fame and gain, pursue academic truth without complaint, admire "academic professionals" who have a serious spirit of academic study, and despise those who make academia a Vanity Fair. Corrupt academic "expert scholar", especially among them "academic big name"! As the saying goes, an era has an era of scholarship, and a generation of scholarship reflects an era. " The proposition of historiography, historian and time is: we live in a booming era, which is also the time when academic issues are raised most frequently. So, how to examine our history today, historian? What kind of historiography is needed in our times, and how does our historiography reflect our times? What kind of historians are the times calling for, and how do our historians respond to their own times? Is history like "the dress of an 18-year-old girl", or is it equivalent to "death"? How can historians show that they are participants in a fiery era? We assume: the topic is relatively fixed for a period of time; the content will be combined with their respective professional research practice, talk about personal feelings and cognition; completely take the form of written talk, long words, not words, words unlimited. We hope to capture the new ideas formed in the daily research of historians and through the collision of academic exchanges. We solemnly declare that both the contract and the free contribution must be "home-brewed" and "stamped". Pray for academic colleagues to give strong support, but also hope that they cherish.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2JAZJD770007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尚元;胡适思想批判运动及其消极影响——史学领域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李萍;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中的两个问题[J];安徽史学;2001年03期
3 苏亦工;法律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商榷[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4 瞿林东;继承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史思想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向燕南,尹静;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王天红;;口述历史:国家图书馆关注的新领域[J];图书与情报;2006年05期
7 余鸣鸿;年鉴学派对传统史学的突破[J];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卢毅;;钱玄同与近代语言文字改革[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9 赵庆云,尹巧颐;刘师培民族主义思想初探[J];船山学刊;2004年03期
10 熊剑峰;第一次“西学东渐”的演变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郭德宏;;社会史研究与中国现代史[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3 李长林;;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4 马铭德;;试探莫斯科与孙中山北上的关系[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京力;历史评价论研究——以中国古代评价问题为中心[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颜军;孙中山民权主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刘招成;施坚雅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魏文哲;清末小说与时代思潮之互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付海晏;变动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新宽;英国重商主义经济体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凤青;傅斯年与中国传统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梁洁;中国近代实证主义史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文侃;试论民族自信心的文化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庆;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理论—论刘知几与章学诚[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5 隋丕宁;论台湾的台湾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江辉;论章太炎的汉晋学术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唐洁;跨越边界——美国明代社会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义飞;“17世纪普遍危机”与西方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付清海;论光复会特点及其对资产阶级革命党演变的影响[D];东华大学;2005年
10 杜涛;清末民变研究初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日根;;融入时代主旋律 发挥史学的经世功能[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2 张雷;;历史知识社会化问题的理论思考[J];兰台世界;2011年15期
3 陈玉屏;;一部有见地的史学新著——评史美珩新著《是奸相还是能臣——史弥远历史真相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4 邹兆辰;;开放与吸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不竭动力[J];史学史研究;2011年03期
5 张国荣;;历史知识社会化之路径探析——以吕思勉《三国史话》为中心的考察[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康华;;论历史研究中的“求同存异”与“存同求异”[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杨宗亮;;新传统史学认识论之检讨[J];西昌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8 李根蟠;;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法与路径的思考———学习毛泽东“古今中外法”札记[J];史学史研究;2011年03期
9 沈慧然;;当代中国“史学危机”现象与学术界研究浅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国利;;当代中国大陆的史学评论理论研究述评[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胡如雷;;时代赋予历史学家的中心使命[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3 李传印;;关于“易中天现象”的若干思考[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邹兆辰;;史学批评与社会环境——以苏联史学在中国的命运为例[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张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推动中国历史学的新发展[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黎澍;;中国现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现代史论丛(上)[C];1983年
7 孙功达;;四十年来历史与现实关系问题讨论综述[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8 ;前言[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9 张剑平;;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评价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10 毛曦;王善军;;坚持与发展:漆侠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琳;第四届全国青年史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朱晖;当代史学应纳入“现代化”的新范式[N];社会科学报;2001年
3 户华为;新时期史学工作者的时代责任[N];光明日报;2006年
4 陈祖武;为人为学 浑然若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陈祖武;新时期与时俱进的中国历史学[N];人民日报;2008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刘志琴;讲史热缘于“历史饥饿”[N];北京日报;2008年
7 齐文;梦回旧学求真解[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张耐冬;影视需要怎样的史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李文海;打破分割 促进融合[N];人民日报;2004年
10 庞卓恒;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从成就和挫折中寻求振兴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谷学峰;1958年“史学革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宏伟;现代化理论与当代中国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丁小丽;历史学的社会定位及时代使命[D];山东大学;2008年
3 刘雅芹;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史学功用观之嬗变[D];山东大学;2009年
4 李琳娟;1983年—中国新时期史学的转变[D];山东大学;2006年
5 宋春霞;年鉴学派与西方史学科学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佳利;“易中天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张虹;威廉·H.麦克尼尔全球史思想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郎需颖;美国公众史学运动简论[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李玉芳;马克·布洛赫:比较史学的理论和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秦国杰;走出历史神话的时代[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32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232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