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评价历史人物左宗棠_《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22 10:35

  本文关键词:论朱熹的历史人物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淮北师范大学》 2011年

论朱熹的历史人物评价

张丽丽  

【摘要】:朱熹作为一个理学家,评价历史人物与他的理学背景密不可分。朱熹的理学体现了他的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价值观等,正是由于理学的影响才使得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独特之处。理气心性、仁义礼智、治国平天下思想都对朱熹的历史人物评价产生了影响。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他的历史人物评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理气论思想使得他强调历史人物的义理,同时兼论历史人物的资质;心性论思想使得他评价历史人物追求本心;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使得他评价历史人物兼重事功。因此,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四个原则,即推崇资质的原则、追求本心的原则、强调义理的原则、兼重事功的原则,其中义理原则是最重要的。贯穿于这些原则之中,朱熹有独特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朱熹的历史人物与其他学者相比具有鲜明的理学特点。司马光生活在北宋中后期,时理学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备,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理学色彩,然而又自成一家之言。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承袭并发展了程颢、程颐的观点。陈亮、叶适与朱熹同时代,他们是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观点与朱熹大相径庭。司马光、陈亮、叶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加重视事功,而朱熹的特点是重视资质、本心、义理,并且具有独特的方法。朱熹作为理学大家,门人弟子众多,他的历史人物评价对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都产生了影响,诸如刘爚、黄干、陈淳、黄震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1
  • 一、研究现状及评价7-9
  • 二、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9-11
  • 第一章 理学与朱熹的历史人物评价11-22
  • 第一节 理气心性11-16
  • 第二节 仁义礼智16-20
  • 第三节 治国平天下20-22
  • 第二章 朱熹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与方法22-59
  • 第一节 推崇资质的原则22-26
  • 第二节 重视本心的原则26-32
  • 第三节 强调义理的原则32-49
  • 第四节 兼重事功的原则49-52
  • 第五节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52-59
  • 第三章 朱熹评价历史人物的特点59-88
  • 第一节 与司马光对比59-66
  • 第二节 对二程的承袭与发展66-73
  • 第三节 与同时代学者对比73-88
  • 第四章 朱熹历史人物评价的影响88-98
  • 结语98-99
  • 参考文献99-10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02-103
  • 致谢10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高鑫;;朱熹历史发展学说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2 汪高鑫;朱熹的史论和史学评论[J];安徽史学;1994年04期

    3 邓广铭;朱陈论辨中陈亮王霸义利观的确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4 许家星;史琳燕;;朱熹史学思想三论[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5 徐庆利;;功利与道义之间——陈亮、叶适对朱熹的挑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许家星;王少芳;;朱熹对历史人物评价缀谈[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范立舟;宋儒对历史人物的评价[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肖永明;论朱熹的天理史观[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张立新;朱熹史学三题[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10 漆侠;浙东事功派代表人物陈亮的思想与朱陈“王霸义利之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崇琛;;新闻与文学交融的杰作——《聊斋志异》中的新闻篇章[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熊寿康;读《辞源》(修订本)札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4 王海青;鲁迅论“三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潘熙;;从基础教育的内涵谈教材教法的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6 张颖慧;;敦煌、居延简中的“关、戊、椄楪”[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倪爱山,徐国利;简论清末民初新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9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刁生虎;老庄直觉思维及其方法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英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高方;;从庄姜之嫁看春秋婚姻文化[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孙殿玲;;论美与过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腊永红;鲁西龙;王振华;;《黄帝内经》与道家思想略论[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6 彭传华;;“岂得以舜之所以事瞽瞍者事君乎?”——论王船山对孝的伦理政治化的批判[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岸本美绪;;从新思考中国“近世”史[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9 狭间直树;;历史家和其所写的传记——关于梁撰两种〈谭嗣同传〉及其它[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10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俞杰;后金融危机下浙江外向型企业转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梁静;汉西数词对比分析及汉语数词的西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冯佳娟;哈尔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永明;论朱熹的天理史观[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漆侠;苏轼“蜀学”与程颐“洛学”在思想领域中的对立[J];河北学刊;2001年05期

    3 马涛;;论理学的特性及反理学问题[J];晋阳学刊;1988年03期

    4 郭齐;评朱熹对史学的基本态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汤勤福;试论朱熹的历史人物评价法[J];上饶师专学报;1998年05期

    6 汪高鑫;朱熹和史学[J];史学史研究;1998年03期

    7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J];文史哲;1995年01期

    8 汤勤福;朱熹史学思想在宋代史学上的地位[J];学术月刊;1999年07期

    9 叶世昌,马涛;陈亮主张“义利双行”说质疑[J];中国哲学史;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仪明;朱熹思想研究的综合创新——评蔡方鹿《朱熹与中国文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05期

    2 熊铁基;;评朱熹的政治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3 董博;;朱熹思想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01期

    4 李刚;;“朱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西昌召开[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5 汤思佳;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J];黄山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蔡尚思;朱熹思想的来源、核心和评价[J];哲学研究;1988年04期

    7 张立文;论朱熹哲学的时代精神──《朱熹评传》前言[J];文史哲;1998年04期

    8 任金丽;韩强;;朱熹哲学思想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1984年06期

    9 王宇;;人心道心之辨与后朱熹时代朱子学方法的奠定[J];哲学研究;2011年03期

    10 钱萌萌;;朱熹思想中的“圣贤气象”浅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遵沂;;李侗对朱熹思想的影响[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恩佳;;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在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锦全;;朱熹思想对当前道德建设的启示[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林英颐;;试探朱熹思想对闽北民俗的影响[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杜朝由;;20’《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在北海市隆重召开[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朱贤杰;朱贤才;;朱熹与衢州[A];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7 方利山;;朱熹思想之创新[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成儒;;許衡哲學小議[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朱人求;王玲莉;;朱熹生命哲学简论[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高令印;;序[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廖德光;[N];北海日报;2010年

    2 记者 蔡兴争 通讯员 朱海湛 朱创锋;[N];湛江日报;2011年

    3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 胡坤;[N];北京日报;2010年

    4 王小宁 王夕雨;[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谢孝荣;[N];福建日报;2010年

    6 张立文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郝铁川;[N];检察日报;2002年

    8 汤源生;[N];福建日报;2002年

    9 周文玖;[N];学习时报;2006年

    10 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中学 杨昌新;[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云萍;北山学派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肖发荣;论朱熹对张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勇;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D];西北大学;2008年

    4 刘杰;《朱子语类》文献语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秋;朱子学与中国现代哲学的思想空间[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张琴;胡宏“知言”哲学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程强;“太极”概念内涵的流衍变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吴冬梅;“心与理一”与“超凡入圣”之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文源;朱子《易》注考源[D];浙江大学;2009年

    10 胡勇;朱子学新生面的开显[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丽;论朱熹的历史人物评价[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姜波;以理释礼—朱熹礼、理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郭光香;朱熹女教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继义;黑格尔的“和悦静穆”与朱熹的“气象浑成”[D];青岛大学;2011年

    5 王治伟;朱熹《孟子》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英;朱熹唐代观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7 高宜琴;朱熹社会秩序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张建;朱熹人性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段雯佳;朱熹道德修养工夫概论[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徐榴;朱熹眼中的苏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朱熹的历史人物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3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23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6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