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学科体系的思考
[Abstract]:George Zhongzhong believ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system of Chinese history has different composition levels, defines its academic task and research content, displays the plate-styl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nature of the subject, and clarifie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academic research. It is the foundation on which the independent subject status can be established, and the study of the leading clu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and the division of the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re the overall grasp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depth research. Luo Bingliang believes that the discipline system of Chinese history of historiography has gradually matured, and that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should also broaden the academic field and promote the deepening and perfection of the connotation and system of the history of historiography;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historiography ideological trend and the category of historiography criticism. Qian Maowei believes that there is a need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historiography from a new perspective. One is to view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with the paradigm of historiography, the other is to view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ogra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ate and social relations, and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folk historiography.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writing of small history. Zhu Zhenghui believes that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should be studi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the research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should be explored from the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and horizontal comparison of the history.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乔治忠;;古代中国官方修史视角下的中外史学比较[J];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02期
2 汪伯岩;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问题[J];文史哲;1963年04期
3 乔治忠;;中国传统史学对民族融合的作用[J];学术研究;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林东;苏冕与《会要》——为会要体史书创立1200周年而作[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李良玉;;孔子与历史教育[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3 王寒冬;;《国语》“记言体”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罗炳良;赵翼对野史文献的认识与利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汤城;;王夫之《春秋》学与史学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6 金仁义;;简论张须《通鉴学》的学术成就[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7 林宪亮;;《世说新语》文体辨析[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8 胡胜军;论华峤《汉后书》的价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10期
9 贾乃谦;;《诗经》——林业史基本文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瞿林东,吴怀祺,陈其泰;从创立走向建设——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胡喜云;;魏晋南北朝皇朝史书编纂“序例”研究[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少才;;论医史文献的内在关系及其学术价值[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高少才;;论医史文献的内在关系及其学术价值[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尤学工;;历史教育: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曹德良;;试论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以《文史通义》自刻本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肖光伟;《玉海》所引隋唐五代文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谢志勇;逡巡于文与史之间:唐代传记文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龚云;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赵彩花;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D];复旦大学;2004年
9 胡尚元;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周霞;中国近代佛教史学探研(1900—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艳华;梁启超传记作品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黄婷;两汉学校与历史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新宁;尹达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秀峰;《汉官六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赵永丽;史学史视野下的《世本》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卢超;南朝政治影响下的史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英杰;东晋政治影响下的史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涛;荀悦史学思想新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庆然;范晔《后汉书·文苑列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沈娟;述评章实斋“《春秋》经世”观[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怀祺;新世纪史学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廉敏;2003、2004年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11期
3 罗左毅;;外语研究中的偏差与迟钝[J];科技资讯;2006年34期
4 王煦华;;读者来函[J];史学史研究;1981年04期
5 王建辉;;史学史与史学理论[J];历史教学;1990年04期
6 罗左毅;;外语研究中的偏差与迟钝[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2期
7 ;欢迎订阅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史学史研究》[J];史学史研究;2011年03期
8 许殿才;;《史学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记要[J];史学史研究;1991年04期
9 ;编辑后记[J];史学史研究;1981年01期
10 巴特菲尔德;张广智;;史学史的课题及其范围[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欣;;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2 丁宏伟;;现代水族馆展示发展的几个新理念[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马建平;;科技报道的创新要以“赢利”为目的[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蒋丹;;我国高等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郑贵军;;营销学课程教学创新探讨[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梁爱文;;创新高职专业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朱明仕;;我国转型期社会心态与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初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殷红博;李红;李家煦;;我国民办幼儿园师资培训创新研究及博凯幼儿园的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9 唐斌;;政府问责的理论创新:基于概念、方式及过程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乔丽辉;;浅谈如何做好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创新[A];开放、创新、共享、发展:少儿图书馆论坛2009——第十一届“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少儿图书馆学术暨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瞿明智;“一材多练”巧创新[N];重庆日报;2001年
2 阿元;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制度[N];辽宁日报;2002年
3 岳东峰;创新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力[N];陕西日报;2001年
4 张军(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制度“落后”有助于创新[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中江利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熊伟光;创新才有机会[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6 宋言行;创新 创新 再创新[N];中华建筑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于贵华;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N];工人日报;2002年
8 焦云霞;“三个代表”是不断创新的思想[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9 记者 桂小纯;抓好五项创新 促进结构调整[N];山西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栾辅学 通讯员 韩廷斌;赛信公司依靠“三创新”求发展[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世兵;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李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饶钢;我国教育电视台发展模式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廉高波;中国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变迁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5年
7 许宁;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谢瑞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9 姚毓春;创业型经济与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潘国臣;保险企业创新能力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仁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与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李祥;近年来羊城晚报版面风格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周长群;我国家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4 吴方辉;论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久永;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金大龙;我国军代表制度创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甘璐;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法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宋红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萌;新时期典型报道的改进与创新[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72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27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