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的观念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
[Abstract]:Nationalism is connected with modernity and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Chinese nationalism, formed in modern times, is neither a simple continuation of history nor a reappearance of political ideology, but a spontaneous emotional identity of the public under the established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object of this emotional identity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perhaps the long-term influence of "loyalty" ethics, so Chinese nationalism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beginning of its formation.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start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loyalty" ethics,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loyalty" ethics, and find out the origin of the nationa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hina.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吕红梅;;两汉时期忠君观念的泛化[J];历史教学;2006年06期
2 曲德来;“忠”观念先秦演变考[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3期
3 陈峗;;天下观视野中的民族-国家认同[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06期
4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J];中国文化;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传文,张红;试论道德与法律的矛盾运动——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分析对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焦方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构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李斯特;;传统文化“误用”的政策分析——从耐克广告争议案切入[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菅志翔;;“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原晶晶;张云昊;;当代民族立义视角下的民族、族性与政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7 袁向东;;文学杂志的美术编辑思想——以《人民文学》为例[J];编辑之友;2009年10期
8 郭卫华;;儒家道德哲学: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伦理之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王棣华;会计伦理与会计管理[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0 张伟;民族主义的意识根源与线索[J];长白学刊;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凤莲;;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2 蔡若莲;;中国人伦关系的构建——《诗经》中禽鸟意象的探讨[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段汉明;闫利;严香翠;;西北地区多民族聚居与祭祀建筑[A];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6 徐黎丽;;国家认同——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核心因素[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7 周琛;;老龄生存质量与个人道德、社会伦理的历史统一[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下册[C];2007年
8 许启彬;;试论精神与医学伦理精神[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下册[C];2007年
9 周煜;;患者隐私权问题的伦理冲突与分析[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下册[C];2007年
10 田文林;;对国际政治中民族分离1问题的多维分析[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6 袁世杰;礼学重构中的荀子性恶论文艺观[D];苏州大学;2003年
7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8 潘广辉;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俊武;激扬家声[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毛丹武;现代性中的阶级和民族[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宇;先秦两汉天下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姬鹏超;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影响与启示[D];湘潭大学;2010年
3 任春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文化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高亮亮;新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左宏愿;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魏荣;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和谐教育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8 曲芳艾;论当今世界民族分离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煜;想象西藏[D];暨南大学;2003年
10 刘玉华;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志琴;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启[J];社会学研究;199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少功;;超越“民族”[J];招商周刊;2004年06期
2 杨丽;《简爱》中的法国形象及民族主义话语[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杜书瀛;再说全球化[J];学习与探索;2005年05期
4 稂宁;;论“二战”前德国的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兼论阿伦特的民族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5 姜义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中国近代民族形成的进程[J];近代史研究;1991年02期
6 黄曼君;鲁迅早期浪漫诗学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双方选择特征[J];江汉论坛;1991年10期
7 宋立道;佛教与民族主义[J];佛学研究;1997年00期
8 王显成;陶成章的民族主义与江浙辛亥革命[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9 王小东;民族主义和中国的未来[J];天涯;2000年02期
10 詹真荣;;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反对民族主义倾向的历史回顾[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润斌;;民族主义演进与奥林匹克发展[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韩琦;;论克里奥尔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局限性[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包胜利;;2006-2009年国内“世界民族研究”综述[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万鄂湘;;民族主义与国家主权——重读孙中山先生有关“民族主义”的论断新悟[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5 李广良;;民族、民族主义与开放主义[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方田;;从圆明园兽首拍卖报道看主流媒体的民族主义话语建构[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林家有;;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主义宣传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8 潘亚玲;;中国人对美国的网络民族主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9 郑汕;;印度民族主义的特征及世界性影响[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张正明;张乃华;;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凯 李晶;世界杯中的民族主义[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康慨;少年枪手:该死的民族主义报纸让我向作家开枪[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马立诚;为何不要狭隘的民族主义[N];学习时报;2002年
4 秋风;游走在全球化与商业民族主义之间[N];中国经营报;2004年
5 于福坚;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熊坤新;学术视野下的民族主义[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郑固固 专家 辛旗;民族主义与两岸青年的责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8 明晖;商业文化:不要让民族主义成为一个伪命题[N];国际商报;2007年
9 ;何为民族主义,,我们应该怎样爱国?[N];南方周末;2005年
10 于福坚;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N];中国民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三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及当代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白基龙;一战后中韩民族主义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夏光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张淑娟;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7 宋荣超;20世纪初政论报刊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初期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胡涤非;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D];复旦大学;2004年
9 张友国;后冷战时期民族分离主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邓文初;民族主义之旗[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珉;复兴,还是衰亡?[D];外交学院;2002年
2 党军;论冷战后的民族主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金鑫;当代民族主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刘玉华;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运哲;石原慎太郎与冷战后日本的民族主义[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勇兵;论民族主义起源的社会心理机制[D];苏州大学;2003年
7 孙慧;民族主义与近代德国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钊;民族主义的传统化表象与现代化实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祁云蛟;合谋与冲突[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戴勇;民族主义与新加坡现代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10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31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