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推陈出新的前进足迹——评《探寻历史的真相:郭德宏史论集》

发布时间:2018-11-08 14:22
【摘要】:正新近出版的《探寻历史的真相:郭德宏史论集》(以下简称《史论集》),主要记录了郭德宏30年来从事史学研究的所思所感,推陈出新是此书给读者的首要印象。诚如著者自己所言,作为一名编辑工作者和党校教学者,曾经不能不根据工作需要写了很多宣传性、阐释性的文章,但是《史论集》所选文章都较有价值和新意。著者从近300篇文中精挑出来的23篇
[Abstract]:Seeking the Truth of History: a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theories of Guo Dehong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theories"), which is recently published, mainly records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Guo Dehong who has been engaged in historical research in the past 30 years, and the first impression of this book is to introduce the old into the new. As the author himself said, as an editor and a teacher of the Party school, he once had to write a lot of propaganda and explanatory articl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his work, but the selected articles of the Collection of History Theory were of more value and new ideas. 23 articles selected by the author from nearly 300 articl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郭德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新进展[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02期

2 郭德宏;关于中共党史学理论的若干问题[J];史学月刊;2001年05期

3 陈述;论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历史分期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炳林;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家芳;邓小平对新时期中共党史学理论的贡献[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荣建;王右磊;;一个历史学家的深度关怀——评杜维运所谓“柔美的历史”[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2 梁志明;李一平;;中国东南亚史学研究的进展与评估[J];世界历史;2011年02期

3 王日根;;融入时代主旋律 发挥史学的经世功能[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4 巩本栋;;陈寅恪先生政治史研究的特色——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札记[J];古典文献研究;2006年00期

5 李仲立;刘治立;;论史学价值的实现[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6 陈其泰;;如何正确评价新中国五十年史学——《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序[J];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01期

7 胡丽美;;论高师历史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必要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赵筱侠;;从思想史的视角看待历史——读《李良玉史学文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程爱勤;;第三届“东方外交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J];世界历史;2011年02期

10 张雷;;历史知识社会化问题的理论思考[J];兰台世界;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保成;;郭沫若史学研究三十年[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2 薛军力;;对推进史学研究深入的一点想法[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张文生;;史学与人生——史学功用别论[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荣丽华;钟作英;;郭沫若史学研究与当前史学发展趋势——郭沫若史学研究讨论会简况[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5 谢保成;;郭沫若史学研究的重要时期——郭沫若治史道路研究[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6 黄龙祥;;史料的构成分析与整体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朱政惠;;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建国后郭沫若史学研究剖析[A];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8 贾振勇;;意识形态想象与郭沫若史学研究——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为例[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9 鲍永军;;略论南宋永嘉事功史学的基本特征[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10 邹兆辰;;史学批评与社会环境——以苏联史学在中国的命运为例[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培 王丰收;张磊史学研究50年座谈会昨在穗举行[N];南方日报;2008年

2 国家博物馆 侯春燕;论史学研究的琐碎化[N];光明日报;2010年

3 乔治忠 南开大学;史学研究应当开拓新的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江西师范大学 张艳国;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N];光明日报;2011年

5 丁乙;史学研究的创新[N];重庆日报;2003年

6 记者 李陈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等学者:史学研究力戒“假设”与“打扮”[N];光明日报;2010年

7 滨下武志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史学研究应理论和史料并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马志琼;史学研究要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服务[N];甘肃日报;2001年

9 记者 鲁小彬 金辉;史学研究需要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许海云;评所谓“时尚史学”[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山德;苏联时期史学研究初论[D];吉林大学;2010年

2 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1902—194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谢进东;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学解释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王悦;李维史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徐良;美国“新左派”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徐波;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民族史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李晶洁;丹尼尔·布尔斯廷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胡现岭;胡绳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晓玲;尹达史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瑜;方诗铭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邓益萍;刘节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英;刘恕及其史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张新宁;尹达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魏连;雷海宗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陈军伟;孟森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景勇;东汉政治与史学[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吉伟;刘咸p樖费а芯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延延;罗伯逊史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18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318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1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