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史视野下的社会史论战
[Abstract]:In the debate on social history in the 1930s, the two political views of the Soviet Union influenced China, forming from Tao Xisheng, Guo Moruo to the "Reading magazine" as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the controversy. After the controversy of social histor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as widely accepted, which greatly promoted the study of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backbone of Chinese Marxist history.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blind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ideas has almost become a universal phenomenon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which is worth pondering. On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developing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tudying economy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history and analyzing society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 history, is the correct and scientific way to study social history and study economic histor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尚元;胡适思想批判运动及其消极影响——史学领域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储著武;;论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史研究[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3 梅向东;发展论的文学史观梳理与质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苏亦工;法律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商榷[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5 刘爽;当代俄罗斯社会史研究的特点及趋向[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6 杨东方;;小说与历史的互证——以《假虎威古玩流殃,奋鹰击书生仗义》为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郭宇春;简论20世纪西方史学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12期
8 向燕南,尹静;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瞿林东;;前提和路径——关于中国史学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王天红;;口述历史:国家图书馆关注的新领域[J];图书与情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刘洁民;;数学史研究生应该学一点历史哲学(摘要)[A];第三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薇薇;;想像中国的方法:法史研究之意义[A];法律史学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汪效驷;江南乡村社会的近代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张宏伟;中国体育新闻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张秀丽;反科学主义思潮下中国现代史学的人文指向[D];山东大学;2009年
5 韩军;唐兰的金文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傅琼;19世纪西方文化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朱潇潇;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D];复旦大学;2008年
8 黄磊;历史循环论和他者[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杨金华;走向主体间性的理解[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郭庆罡;马克思现代史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国栋;历史教科书编写问题探讨之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佳利;“易中天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娜仁娜;清末《申报》舆论的社会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罗波;清代王锡侯字贯案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南昌大学;2008年
5 黄训广;江西南城麻姑信仰与地方社会[D];南昌大学;2008年
6 孙文栋;论历史事实及其认识[D];山东大学;2009年
7 杨发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史学风气的变动与童书业的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娟;两《汉纪》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杨春吉;佩里·安德森的学术思想探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赵松;历史跨学科研究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的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昌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J];世界历史;1984年01期
2 赵朝峰;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新硕果——《中国现代社会史》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J];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03期
3 田昌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而努力[J];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04期
4 窦丽;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出版[J];历史教学;2000年03期
5 丁东;陈明远谈郭沫若[J];文史博览;2004年05期
6 克朝;郭沫若普陀征联[J];作文世界(高中);2005年07期
7 黄子云;“绝代风流绝代痴”——郭沫若与于立忱姊妹的情感故事[J];文史春秋;2004年09期
8 ;郭沫若幼年“步蟾宫”[J];中学课程辅导(初二版);2004年07期
9 张鸿才;郭沫若与治学[J];人文杂志;1985年01期
10 林桥;郭沫若和他的日本夫人[J];海内与海外;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后记[A];“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社会史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程旭;郭平英;钟作英;;郭沫若纪念馆陈列三人谈[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3 王戎笙;;郭沫若与傅斯年[A];“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罗浩波;;风骚绝代回天手 诗词大国推盟主——毛泽东与柳亚子、郭沫若诗词唱和探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毛av;;《天UO》,
本文编号:2408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408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