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史家器局与通史家风——白寿彝史学通识观论析

发布时间:2019-06-19 13:09
【摘要】:通史家风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优良的治史传统。白寿彝是我国当代史学名家,他不但很好地将古代求"通"的史学传统加以继承和总结,还赋予了其新的时代精神和科学含义,并在具体的史学实践中加以运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史学的进步和发展。
[Abstract]:General history is a very good tradition of history in ancient China. Bai Shouyi is a famous contemporary historiographer in our country. He not only inherits and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seeking "communication" in ancient times, but also endows him with a new spirit and scientific meaning of the times, and applies it in the concrete historiography practice, which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湖南轻工学院;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文玖,王记录;白寿彝的治学经历及其史学史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白寿彝,马寿千;《中国回回民族史》题记[J];回族研究;2003年02期

3 陈光崇;涑水而后有斯人——悼念白寿彝先生[J];史学史研究;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高鑫;司马迁“成一家之言”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汪增相;;佛教与北朝史家的历史撰述[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3 裘士京;面向新世纪高师历史专业改革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李佳;;试论《国语》的篇章结构及其笔法特征——以《左传》互见记载为参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瞿林东;继承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史思想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王东平;白寿彝先生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瞿林东,吴怀祺,陈其泰;从创立走向建设——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瞿林东;白寿彝史学思想浅论[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9 黎璎;;运用史料教学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效性[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2年03期

10 马健君;;伊斯兰教视角下的中国回族日常生活[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杜成宪;;对“中国教育史”的几层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尚衍斌;;元代色目人史事杂识[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3 肖宪;;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李佳;;试论《国语》的篇章结构[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华杰;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王镇富;影像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陈园园;陶希圣与“食货”学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帆;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D];清华大学;2010年

7 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赵彩花;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罗惠,

本文编号:2502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502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2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