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史与资本主义史研究:来自美国学界的报告
【作者单位】: 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F249.712;K09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一民;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年会在昆明召开[J];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06期
2 张浩;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札记[J];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02期
3 刘贵福;刘师复社会主义思想述论[J];近代史研究;1994年02期
4 赖海燕,刘扬军;卢卡奇与“世界历史”精神[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张卫良,周东华;对马克思“资本主义”概念的再认识[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4期
6 张海英,张大鹏;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钟沛璋;对资本主义研究之我见[J];炎黄春秋;2001年11期
8 吕万和;;面对现实,敢于突破[J];读书;1986年04期
9 何顺果;关于“资本主义”的定义[J];世界历史;1997年05期
10 董艾辉;对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辩证理解[J];湖南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罗郁聪;;唯物史观与现代社会形态“趋同”发展论纲[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新;;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历史观念——以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讨论中心[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邓京力;马敬;;试论影响历史评价的若干因素[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赵克生;;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及其明史研究[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5 何萍;;更新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提纲)[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国强;周武;;陈旭麓教授与中国当代史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7 白玉民;;怎样理解历史发展的动力[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8 马拥军;;论剥削的历史形式[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干成俊;;世界历史与全球化:人的实践活动的空间拓展[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虞忠元 徐风;“总体史”与“长时段”[N];吉林日报;2006年
2 侯建新;史学失去真实也就失去生命[N];天津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波;施耐德:历史没有结局[N];经济观察报;2008年
4 舒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史学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于沛;陈翰笙历史研究的时代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N];文汇报;2005年
7 林甘泉;“中国中心论”也不对[N];北京日报;2007年
8 张旭鹏 张文涛;近年国内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综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卢德勇;由思想而“思想”[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宋月红;论马克思主义对国史研究的指导地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程添毅;克里斯托弗·希尔史学思想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荣祥;世界历史、全球化与中国的跨越式发展[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07年
3 向延仲;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宋新影;重评托马斯·卡莱尔的历史思想[D];山东大学;2005年
5 任春玲;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9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53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