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语言学转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挑战与回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羽佳;;论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J];哲学动态;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崔希福;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改革[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3 徐斌;制度变革与人性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于建华;;论《收藏家》的对话性艺术特征[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1期
5 张景忠,张克军;“为艺术”的文学观及其在现代中国的非适应性消亡[J];东疆学刊;2005年04期
6 商昌宝;;精神界战士的还原与承传——读李新宇《愧对鲁迅》[J];东疆学刊;2006年01期
7 周静;试论人权的法制度—学说史意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黄炳线;科学中的宽容精神[J];东岳论丛;2002年04期
9 董馨;论“文学性”的意识形态功能[J];东岳论丛;2005年03期
10 武术杰,王宏军;全球化的两个维度:风险社会与开放社会[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宝明;;阐释与启示: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谱系的嬗变——以《安徽俗话报》与《新青年》杂志为例[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廷惠;微观规制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何建津;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开放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李显杰;镜像“话语”——电影修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董才生;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制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比较[D];湘潭大学;2001年
2 何晓霞;卢梭的浪漫主义[D];湘潭大学;2002年
3 李娟;论现代性问题:超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夏;有限政府与政府行政权力配置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张玉堂;法律经济学方法论批判[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6 冒建华;胡适“诗国革命”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高阿蕊;狂飙与撕裂[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丁显有;“返本开新”——现代新儒家之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关系探索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徐春夏;抗战时期延安地区的史学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力波;论中国共产党探索与建构先进文化的历程及其基本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沫;范拥军;;马克思历史科学:实证与批判[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洪认清;皮晖;;刘大年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科学化问题的探索[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如雷;;时代赋予历史学家的中心使命[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2 彭邦本;;世纪回眸:郭沫若古史研究特色的几点思考[A];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C];2000年
3 朱佳木;;在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上的开幕词[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吴达德;;谢本书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5 周九香;;郭沫若的历史人物论[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6 陈奎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大力开展国史研究——在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上的讲话[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罗传芳;;郭沫若研究方法的特点与运用——立足于原始宗教的考察[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8 朱政惠;;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建国后郭沫若史学研究剖析[A];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沈湘平;;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科学”观念初探[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10 荣丽华;钟作英;;郭沫若史学研究与当前史学发展趋势——郭沫若史学研究讨论会简况[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崇富;历史唯物主义同新中国一起发展[N];光明日报;2010年
2 何怀远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史中的反映论与实践论线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张亮 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热点的凸显与新方向的崭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张一兵 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进步史观的合理性与合法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降大任;历史问题能这样研究吗[N];北京日报;2002年
6 陈恒 奚昊捷;《过去与现在》——多角度透视过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高翔;马克思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史学道路[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张家川县职教中心 马牛胡;如何正确评论历史人物[N];天水日报;2008年
9 廖学盛;潜心研究 力戒浮躁[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苏双碧;吴晗是怎样评价朱元璋的[N];北京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雄;历史转折论[D];复旦大学;1993年
2 孙晓喜;观念的历史与历史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翔;实践:历史学研究中人本主义视角与实质主义视角的超越[D];广西大学;2008年
2 侯星丽;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庄忠正;历史哲学还是历史科学[D];吉林大学;2011年
4 田兴斌;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编纂学[D];山东大学;2008年
5 芦洋;文化理性对历史的重建[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武利荣;休闲的本质及其历史实现形式[D];东华大学;2010年
7 云吉龙;论沃尔什的历史哲学理论[D];内蒙古大学;2006年
8 郑丽丹;大陆学者的后现代史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1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57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