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史评类目源流考

发布时间:2017-03-21 22:12

  本文关键词:史评类目源流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对古代图书目录四部分类中史部之史评类目的源流进行梳理,由绪论、正文及结语三部分组成。 绪论论述本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概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并交代本文一些概念的界定。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叙述史部目录的形成与发展,引出史评类目的形成。二是论述史评类目的演变,通过对目录中关于“史评”的著录进行梳理,明晰史评类目的发展状况及其标准和范围的变化。三是论述史评类目与中国传统历史学理论的关系。史评类目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包含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的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独立,反映并促进了中国传统历史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结语部分总结史评类目的发展,并提出今后研究的一些建议与设想。
【关键词】:史评类目 目录学 史部 史论 史学理论 历史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09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1
  • 第一章 史评类目的设立11-25
  • 第一节 史部目录的确立及发展11-16
  • 一、史部目录的确立11-12
  • 二、史部目录的发展12-16
  • 第二节 史评类目的设立16-20
  • 第三节 史评类目设立的原因20-25
  • 一、宋代论史风气盛行20-22
  • 二、宋代藏书的丰富22-25
  • 第二章 史评类目的演变25-57
  • 第一节 从史志目录看宋代以降史评类目的发展25-31
  • 一、正史艺文志关于史评类目的设置及著录26-29
  • 二、《通志·艺文略》、《文献通考·经籍考》、《国史经籍志》关于史评类目的设置及著录29-31
  • 第二节 从官修目录看宋代以降史评类目的发展31-34
  • 第三节 从私家目录看宋代以降史评类目的发展34-55
  • 一、《万卷堂书目》、《百川书志》、《澹生堂书目》、《八千卷楼书目》、《吟香仙馆书目》和《艺风藏书记》关于史评类目的设置及著录35-43
  • 二、《遂初堂书目》、《千顷堂书目》、《绛云楼书目》、《孝慈堂书目》关于史评类目的设置及著录43-50
  • 三、《世善堂藏书目录》、《也是园书目》、《孙氏祠堂书目》、《文瑞楼藏书目录》关于史评类目的设置及著录50-54
  • 四、《直斋书录解题》关于《郡斋读书志》史评类目书籍的著录54-55
  • 第四节 宋以降史评类目著录标准及范围的演变55-57
  • 第三章 史评类目与中国传统历史学理论的关系57-64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历史学理论的形成57-61
  • 一、史学意识的自觉形成57-58
  • 二、系统的史学理论58-61
  • 第二节 史评类目与中国传统历史学理论的关系61-64
  • 结语64-65
  • 参考文献65-69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乔;史评三题[J];文史杂志;1991年05期

2 涂丽玲,李敬一;司马迁的史评与新闻评论的起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3 孙震芳;乐帧益;;试论《左传》中的“君子曰”[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瞿林东;;谈中国古代的史论和史评[J];东岳论丛;2008年04期

5 刘洪仁;论司马迁的史评杂文[J];求索;1994年02期

6 周文玖;顾炎武的史评及治学[J];安徽史学;1997年01期

7 姚晚霞;王鸣盛史评的显著特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曹显征;论史评与史考文体的形成及其特点[J];内蒙古社会科学(人文版);1996年06期

9 刘伟航,李莉;从《三国志》史评看陈寿的政治思想[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李馨;;从《三国志》评曰——论陈寿的“和为贵”思想[J];北方作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书俊;;《中图法》四版“中国医学”类目设置质疑[A];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文献信息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乔治忠;;官方史学视角下的中外史学比较[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王嘉川;;胡应麟论魏晋南朝史学——明代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之一[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徐国利;;当代中国大陆的史学评论理论研究述评[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桑兵;;中国近现代史的贯通与滞碍[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张剑平;;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评价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宋学勤;;“梁启超式的输入”的真意义——兼论中西史学文化的接轨与融合[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8 王春鹏;高向杰;;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的特征及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张承宗;;六朝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琼;;略谈实施《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光范;清朝鄂尔泰治滇史评[N];云南日报;2001年

2 记者周群;关注记忆研究 引领史学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叶帆;让史学走出书斋[N];人民日报;2010年

4 张雷 商丘师范学院;史学大众化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尤学工;史学可以娱乐化吗[N];北京日报;2011年

6 贾s,

本文编号:260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60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3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