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诒徵与中国传统史学
发布时间:2017-03-30 12:05
本文关键词:柳诒徵与中国传统史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清末民初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西方社会的严重冲击。在史学方面,大量的西方史学思想被介绍到中国,为中国的学者接受,并对中国传统史学产生了影响。多种新思想的盛行,也使中国学者出现了不同的治史取向,有的接受或移植西方史学;有的仍然以考据为主;有的则极力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学衡派主要代表,柳诒徵就是从维护中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史学极力的倡导和弘扬。 作为一名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耳濡目染的学者,柳诒徵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两次的赴日考察经历,使柳诒徵对西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西方史学柳诒徵并不是完全排斥,进化论、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对他也是有影响的。但柳诒徵在比较中西文化以后,坚持西不如中,今不如古,对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有着割舍不掉的眷恋。对孔子的尊崇,对儒家思想文化的维护,并一再的强调中国传统史学中的经世致用思想,这些都坚决的表明了柳诒徵的立场。 柳诒徵极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探索中国社会的未来出路。在晚清民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柳诒徵坚持认为在救国存亡的道路上,传统文化有着自身的价值所在,不应该过度的批判或完全的放弃。对于这一点,在今天看来,柳诒徵的坚持是有一定道理的。 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其自身所特有的时代背景,每一个历史人物也会因为其自身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从而做出不同选择。但是作为一名学者,尤其是一位历史学家,对中国传统史学的维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是从爱国主义情怀出发的。在当时社会情况下,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并试图加以弘扬也是极为可贵的。受西方的影响,中国向西方学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当时社会上的盛行的许多新思潮,柳诒徵给予了坚决的批判。柳诒徵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维护虽然对当时的一些激进主义有着补偏救弊的作用,但也未免过于保守。对柳诒徵的研究,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柳诒徵 中国传统史学 史学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09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释古与信古之间——守护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史学家9-19
- 第一节 柳诒徵生平和学术10-12
- 第二节 柳诒徵学术研究现状12-17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17-19
- 第二章 “史之政治”与“政治之史”——柳诒徵治史的“应用”价值观19-27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史学向近现代史学的转变19-21
- 第二节 柳诒徵对各种新思潮的批判21-23
- 第三节 柳诒徵对传统史学的看法23-27
- 第三章 “礼者,吾国数千年全史之核心”——柳诒徵史学思想的伦理本位27-40
- 第一节 对孔子的尊崇28-31
- 第二节 对传统伦理的推崇31-36
- 第三节 史学与伦理的关系36-40
- 第四章 “知类通达”、“由治经而治史”——柳诒徵关于读史与治史的方法论40-45
- 第一节 柳诒徵的读史方法40-42
- 第二节 柳诒徵的治史方法42-45
- 第五章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西方史学对柳诒徵的影响45-52
- 第一节 对进化史观的吸收与批评46-48
- 第二节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对柳诒徵的影响48-52
- 结语52-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文建;;传统史学的反思——柳诒徵和《国史要义》[J];学术月刊;1988年04期
2 万彩霞;试论柳诒徵的中西文化观[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柳诒徵与中国传统史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7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