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900—1949)

发布时间:2017-04-10 14:05

  本文关键词: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900—1949),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旨在回顾和检讨1900—1949年间中国学术界有关文化史研究的理论(特别是来自西方的文化史理论)与实践,通过梳理其发展脉络,总结其成就得失,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史学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和特点。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即把文化史研究置于整个20世纪前期社会变迁和中西文化交流冲撞的背景下,通过对各时期文化史研究理论和实践的系统考察,来揭示这一史学分支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及特点,以便为今日的文化史研究和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除“导言”部分的学术史回顾和论文研究思路说明外,正文凡四章: 第一章为“文明史观启示下的史学新视野(1900—1915)”,主要讨论清末以后国外“文明史观”及其理论的传入对中国史坛的影响。文中首先考察了英国巴克尔和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史研究理论输入及其内涵,认为其核心思想是把历史的进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以实现史学的科学化。当然,巴克尔与福泽谕吉是不同的。前者所探究的历史进步是对当时英国强大的炫耀和对科学的崇信,后者则是对进步的苛求和对科学的实验。进而分析了梁启超、章太炎和陈黻宸等人的中国通史编纂的设想;并对梁启超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刘师培的《周末学术史序》、蔡元培的《中国伦理学史》的学术史和张亮采的《中国风俗史》的风俗史等史学著作做了评述。 第二章为“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史研究(1915—1927)”。探究了“五四”期间国内文化史研究风气日盛的原因,着重结合当时各种西方文化史观在中国的传播,考察分析了梁启超、柳诒徵、陈登原、朱谦之和张东荪等人的文化史研究实践。认为此期西方文化史研究理论的输入规模较为宏阔,不仅和国际史学并轨,且呈现百家争鸣的趋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新史学”、新人文主义、新生机主义和唯物史观,以及由孙中山先生充分吸收西方文化思想而创立的三民主义(唯物史观和三民主义的文化史研究理论与实践我们将放在下面的章节中论述)。“新史学”以美国的鲁滨逊为代表,关注史学研究范围的扩展,主张重点研究平民生活,认为史学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科学性。新人文主义者以白璧德为代表,关注精神、道德在文化史发展上的作用,主张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历史,认为史学的意义在于教育。新生机主义者以柏格森、杜里舒为代表,关注文化史发展动因,将人类的创造看作是本能与知识,主张史学研究采用生物学的方法。从实践上看,其时文化史研究的成果虽然不是很多,有的且未完成,但大多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如梁启超《中国文化史》对于“新史学”理论的实践,柳诒徵具有文化守成倾向的《中国文化史》写作,朱谦之《历史哲学》、《文化哲学》和张东荪《知识与文化》对新生机主义等文化观念的展示等,其影响决不可小视。 第三章为“文化史与社会史研究的交融并茂(1927—1937)”。认为这一时期国内学术界开展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文化建设的讨论,以及西方文化史论著的系统译介和文化学学科的建立,从各方面促进了文化史研究的繁荣。在当时流行的文化理论中,社会科学观念以关注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下层的生活著称,在方法上采用分科研究;文化人类学则关注域外文化的传播,采用比较的方法;三民主义作为政治思想关注的是民族、民权和民生,地望观念则更关注家乡文化史,后两种文化史研究理论可以说都是本土自生的。这一时期出版的商务版《中国文化史丛书》和吕思勉、王德华、王治心等人的文化史论著,陈安仁的《中国文化史全史》,张立志的《山东文化史》和吴越研究会的《吴越文化论丛》,刘华 瑞的《中国文化国际关系》、张星娘的《欧化东渐史》和罗香林的《唐代文化史》 等,在努力吸收外来文化史理论的同时,已开始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它标志着 我国的文化史学科建设正在逐步成形。 第四章为“民族救亡运动中的文化史研究(1937一1949)”。抗战期间,爱国 民族主义成为学术思想界最具感召力的灵魂,文化史的研究也不例外。本章结合 时代背景简略考察了文化民族主义者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分析了文化形 态学派的文化史研究理论,较详讨论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这一文化理论在国 内的传播情况和“战国策”派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时代之波》和《文化 形态史观》等论著;重点分析唯物史观的文化史研究理论,以30年代的杨东尊、 陈国强和陈高佣以及40年代延安的陈竺同的研究实践、《中国文化》杂志。从中 展示出文化史研究与社会及民族生命息息相关的特征。 文末“余论”,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从历史的现代化途径、史学的现代化和 科学化角度,分析了20世纪上半期文化史研究的得失。认为20世纪的文化史研 究的本质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存废问题之上的制度变革和风俗改良,它与现代化的 实现和发展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因而,文化史研究虽然在学术上取得了相当成 绩,但整体说来,并不理想。可以说,直至今日,关于文化史研究的学术规范、 学科体系仍未建立,“很多人说不清楚文化史的意义”;连一些文化史研究的大家 如梁启超、朱谦之、胡适等,也对其性质与内涵各持一说,难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09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导言10-13
  • 第一章 文明史观启示下的史学新视野(1900-1915)13-28
  • 第一节 世纪初的“文明”情结13-14
  • 第二节 文明史观的输入及其旨趣14-20
  • 第三节 文明史研究的实践20-28
  • 一、 以文明史为关注点的新通史编写21-22
  • 二、 新视野下的学术史探究22-25
  • 三、 现代风俗史研究的起步25-28
  •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史研究(1915-1927)28-77
  • 第一节 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到文化史研究28-34
  • 一、 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的理论启示28-29
  • 二、 新教育体制中的文化史教育29-33
  • 三、 文化学科地位的确立33-34
  • 第二节 “整理国故”与中国文化史研究34-38
  • 第三节 西方“新史学”的输入与梁启超的文化史研究38-53
  • 一、 文化史研究的新理念38-43
  • 二、 梁启超的文化史研究实践43-53
  • 第四节 从新人文主义的视角看文化史53-65
  • 一、 “想象”与“同情”:白璧德的文化史观53-56
  • 二、 柳诒徵与陈登原的研究实践56-65
  • 第五节 新生机主义与文化史研究65-77
  • 一、 “创化”与“进化”:新生机主义的研究理论65-69
  • 二、 “知识”与“本能”:朱谦之与张东荪的研究实践69-77
  • 第三章 文化史与社会史研究的交融并茂(1927-1937)77-118
  •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史研究的新气象77-83
  • 一、 文化机构的运作与文化研究事业77-79
  • 二、 中外交流的活跃与文化研究视野的拓展79
  • 三、 文化学的建立与文化史研究79-83
  • 第二节 社会科学:文化史研究的新天地83-98
  • 一、 社会科学观念与文化史研究83-88
  • 二、 “通史”与“专史”:社会科学的研究新面貌88-98
  • 第三节 文化人类学与文化史研究98-104
  • 一、 科学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理念98-100
  • 二、 “播化论”: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文化史100-104
  • 第四节 三民主义与陈安仁的文化史研究104-109
  • 一、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文化史观104-105
  • 二、 陈安仁的文化史研究实践105-109
  • 第五节 地望观念与文化史研究109-118
  • 一、 从“南方文化运动”到“江浙文化论”109-112
  • 二、 从地望观念看地域文化史112-118
  • 第四章 民族救亡运动中的文化史研究(1937-1949)118-148
  • 第一节 民族主义的文化史研究--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118-120
  • 第二节 从斯宾格勒到雷海宗--文化形态学说与文化史研究120-137
  • 一、 文化形态学说的研究理论120-124
  • 二、 文化形态学说的输入及其影响124-131
  • 三、 战国策派的文化史研究131-137
  • 第三节 从马克思到陈竺同--唯物史观与文化史研究137-148
  • 一、 “环境创造人,人也改变环境”: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137-140
  • 二、 从杨东勽到陈竺同:唯物史观的研究实践140-148
  • 余论148-153
  • 主要参考文献153-157
  • 致谢1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可先;武晓红;;“蹙金”考:一个唐五代诗词名物的文化史解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秦立彦;;张英进中国电影研究的路径与方法[J];华文文学;2011年04期

3 牛学智;尤晓刚;;文化史诗中的民族精神——评邱新荣的诗[J];黄河文学;2011年07期

4 寒炎;;黄伟宗:建设珠江水运文化刻不容缓[J];珠江水运;2010年07期

5 曹保明;;“虎”文化:独特的价值与魅力——评汪玢玲教授《东北虎文化》[J];文艺争鸣;2011年12期

6 胡德良;;“遗失”的埃及金字塔重现[J];科学与文化;2011年08期

7 黄江平;;上海服装文化的全新解读与历史建构——读徐华龙的新著《上海服装文化史》[J];吕梁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史飞翔;;天才的归宿[J];学习博览;2011年09期

9 栗月静;;店铺盗窃的秘密[J];读者(原创版);2011年08期

10 屠岸;;语林拾遗(五)[J];咬文嚼字;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卢黑格;;略论彝族文字与文化史料[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冯石岗;贾丽娜;;后现代主义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探索[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万绳楠;;对文化史研究的思考[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4 任道斌;;间野潜龙《明代文化史研究》简介[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5 周延良;;卷首语[A];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六卷)[C];2007年

6 王国平;;谢本书云南文化史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7 李炳均;刘敬坤;;关于我国历代建都与文化史发展的关系及建都特点的初步研究(纲要)[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1984年

8 关剑平;;酝酿期的茶宴——中国茶宴文化史研究之一[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9 刘百平;;漫议钱币文化史上的非均衡关系[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10 杝品全;;_炈缮絑阶娴臈Hup姫晪[A];两岸学者论妈祖(第二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绍刚;寻找文化史上的“失踪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刘淑丽 中华书局;“文化史知识”:钩沉历史碎片,触摸文化真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张仲民;文化史研究的系谱和反思[N];东方早报;2010年

4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张炜;文化史何以出“新”[N];团结报;2010年

5 若羽 书评人;一部特别的“文化史”[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6 张国旺;喜见元代文化史研究结硕果[N];光明日报;2010年

7 杨念群;中国“文化史”研究的结构性缺陷及其克服[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通讯员 奚月诚;玉龙东巴文化史博物馆落成开馆[N];云南日报;2011年

9 记者 朱怡;三普成果图片展再现白山松水文化史[N];长春日报;2009年

10 窦志力;用挽歌奏响的文化史[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先兴;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900—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贺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郭景华;观看之道: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耀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社会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刘苏华;延安出版业研究(1937-1947)[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先清;官府、宗族与天主教[D];厦门大学;2003年

7 李索;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异文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半田晴久;日本入宋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郭双林;晚清地理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3年

10 王林;西方宗教文化视角下的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巍;断裂体验:中国当代实验性建筑师解读[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郭海清;陈登原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欣;南朝文化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4 杨云云;论布克哈特的文艺复兴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蒋文凭;英汉语文词典文化史[D];西南大学;2008年

6 韩育臻;金朝文化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7 郑南;清代宫廷御膳礼制演变述论[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朱景朝;传播学视角下近代中国留学生西学东渐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9 栗琳;中国社会学初创时期对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10 郭福生;陆懋德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900—1949),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96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6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