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帝纪》与《献帝传》考论
发布时间:2021-02-19 11:11
本文对《献帝纪》和《献帝传》进行了史学史式的正面考察。《献帝纪》的记事范围集中于董卓挟献帝西迁的初平二年(191)至献帝东归回到洛阳的建安元年(196)这一时段,主要基于作者刘芳的个人经历闻见进行叙事,成书应在建安年间刘芳为侍中时。其书本名未知,入魏后先后更名为《汉帝传》、《献帝纪》或《汉灵献二帝纪》,刘芳之名亦因避齐王芳之讳改书"刘艾"。《献帝传》的记事范围覆盖了献帝一生,文本结构呈现为以编年体为基本体例同时插叙人物小传的复合结构。其书集中使用了诸多曹魏王朝保存的官方文书档案,用以构建曹魏皇帝权力起源的正当性,很可能是曹魏明帝时期国史撰述工作的一环。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献帝纪》考论
(一) 作者刘芳行迹
1.董卓相国府长史
2.陕令
3.侍中
4.宗正
5.彭城相
6.再任宗正
(二) 《献帝纪》的书名与旨趣
二、《献帝传》考论
(一) 《献帝传》的时间范围与体例结构
(二) 《献帝传》的史料来源与政治立场
三、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献帝起居注》与献帝朝廷的历史意义[J]. 徐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2]禅让行事官小考[J]. 孙正军. 史学集刊. 2015(02)
[3]《汉晋春秋》在史学上的影响[J]. 张承宗. 史学史研究. 1996(02)
本文编号:3041035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献帝纪》考论
(一) 作者刘芳行迹
1.董卓相国府长史
2.陕令
3.侍中
4.宗正
5.彭城相
6.再任宗正
(二) 《献帝纪》的书名与旨趣
二、《献帝传》考论
(一) 《献帝传》的时间范围与体例结构
(二) 《献帝传》的史料来源与政治立场
三、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献帝起居注》与献帝朝廷的历史意义[J]. 徐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2]禅让行事官小考[J]. 孙正军. 史学集刊. 2015(02)
[3]《汉晋春秋》在史学上的影响[J]. 张承宗. 史学史研究. 1996(02)
本文编号:3041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304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