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学在近代中国的兴起
发布时间:2025-01-04 03:13
20世纪上半期,文化史学在中国的兴起经历了三个阶段。世纪之初,梁启超等掀起"史界革命",传播文明史观念,初步回答了什么是文明史。20年代,在新文化运动和"整理国故"运动中,胡适、梁启超等引进西方科学方法,回答的是如何研究文化史。30、40年代,柳诒徵、陈登原、陈安仁、钱穆等撰写的综合性文化史著作正式出版,实现了理论方法与学术实践的结合,形成了中国文化史研究的第一个高潮。中国的文化史学由激切地引进异质的西方理论,到消化、吸收、结果,代表了中国史学近代转型的重要一脉。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史界革命”与20世纪初文明史观念在中国的确立
二科学化与专业化:20年代对科学方法的提倡
(1) 文化史观念继长增高
(2) 科学方法的提倡
(3) 文化史学的学院化
三实践与成就:30、40年代的文化史研究
1. 科学派。
2. 新人文派。
3. 史观派。
本文编号:4022819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史界革命”与20世纪初文明史观念在中国的确立
二科学化与专业化:20年代对科学方法的提倡
(1) 文化史观念继长增高
(2) 科学方法的提倡
(3) 文化史学的学院化
三实践与成就:30、40年代的文化史研究
1. 科学派。
2. 新人文派。
3. 史观派。
本文编号:4022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402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