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政治与史学
发布时间:2017-06-21 17:08
本文关键词:秦政治与史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秦史学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国史学发展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总结秦史学认识在政治统一中的作用、史学观念与政治思想的关系、史官制度在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史书编纂与政治环境的关系,是进一步深化秦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考察秦史学,必须先考察这一时期的历史,认识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的发展,才有可能认识这一时期的史学同历史的联系,进而认识这一时期史学的面貌和特点。这是阐述一个时期的史学各种表现及总的进程的基础。秦,人们习惯于以秦始皇统一中国作为界标:将它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即包括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秦国史和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秦朝史。比如马元材著《秦史纲要》(大道出版社1945年4月版)将秦史分为武力建国、中原争霸、武力运动三个时代,黄灼耀著《秦史概论》(广州文理学院历史系1947年12月版)将秦史分为建国与强盛时期、统一与覆亡二个时期,林剑鸣著《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将秦史分为春秋前、春秋、战国、秦统一四个时期。本文在考察秦政治与史学的关系时也是按照这一划分方法,把秦作为一个历史时期来看待。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秦政治统一中的史学认识,具体表现为秦在富国强兵中重视历史借鉴、统一举措中利用历史经验。 秦国为了壮大自身实力,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进行了改革,而且在富国强国中不断的从历史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为完成最后的统一寻求理论支持,商鞅的历史变化认识、韩非子的君主专制认识、吕不韦的国家统一认识、李斯的任用贤才认识,在秦的变法、争霸、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起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把史学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起来,纳入到了专制控制的范畴内,制定政治政策利用历史经验,具体表现为利用历史经验维护帝统、利用历史经验巩固一统两个方面。 第二,秦政治思想下的史学观念,具体表现为正统观念的萌发与应用、进化观念的探讨与实践、一统观念的形成与强化。 秦朝史学观念中强调为政治服务的倾向日益凸显,顺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体现出了时代特色。正统观念是衡量某一政权是否合法的政治思想,与史学直接相关,秦朝利用“五德终始说”确立德运体现出确立正统,神化皇权的思想。进化史观在秦朝总结历史发展盛衰中尤为突出,表现出很强的功利主义和古为今用色彩。一统观念在秦朝统一六国后的政令、疆域、政体、法令中体现出来,而刻石歌颂统一则是秦一统观念的强化。 第三,秦政治制度下的史官制度,具体表现为太史令的职责及其地位变化、御史大夫中的史职受到重视、博士的历史顾问职能日益凸显。 秦朝在兼并六国和巩固统一的过程中意识到思想文化的统一对于社会政治的重要性,为了维护其统治,强化封建专制,在史官设置上进行了调整与分工。由殷周时位尊权重的“太史”向秦职卑位低的“太史令”的转变,反映出在政治机构史官职责走向分离、细化和明确。御史大夫政治上地位的提高,意味着史职在政治上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博士的设置表明统治者对历史顾问职能的注重,客观上为史书的保存做出了贡献。 第四,秦政治环境下的史书编纂,具体表现为突出秦国用人政策的《战国策》、宣扬兼并六国理念的《吕览》、注重本国历史记载的《秦记》、重视秦朝当代史的《奏事》《编年记》等。 《战国策》作为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虽然经过西汉末年刘向编订而得名。但其录存的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的言论资料原来散于包括秦国的各国,秦灭六国后被记录并保留下来,全书可以视为以秦国为中心的外交史、军事史,而《秦策》则突出反应出以用人为核心的秦国政治史。《吕氏春秋》编著的目的就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可以视为为秦国统治提供治平天下方略的思想史。此外,秦朝建立后在焚书活动中,不仅保留了本国的史书《秦记》,而且一直续写着《秦记》。而秦国《编年记》所记载的史实与《史记》等书校对,很多记载是一致的,有的还可以弥补其阙失与不足。秦始皇巡游各地立石刻辞广泛记述了秦朝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习俗等多层面的史实,可说是一种实物型的史籍,一种特殊形式的秦“国史”。
【关键词】:秦 政治 史学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092.33;K23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0
- 引言10-15
- 一、秦政治统一中的史学认识15-26
- (一) 富国强兵中重视历史借鉴15-21
- (二) 统一举措中利用历史经验21-26
- 二、秦政治思想下的史学观念26-34
- (一) 正统观念的萌发与利用26-29
- (二) 进化观念的探讨与实践29-31
- (三) 一统观念的的运用与宣扬31-34
- 三、秦政治制度中的史官制度34-40
- (一) 太史令的职责及其地位变化36-37
- (二) 御史大夫中的史职受到重视37-38
- (三) 博士历史顾问职能日益凸显38-40
- 四、秦政治环境下的史书编纂40-47
- (一) 突出秦国用人政策的《战国策》40-41
- (二) 宣扬秦并六国理念的《吕览》41-43
- (三) 注重本国历史记载的《秦记》43-44
- (四) 重视秦朝当代史的《编年记》等44-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1
- 后记51-5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旭;历史文脉视角下的秦咸阳宫遗址公园划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秦政治与史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469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