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古史》略论
本文关键词:苏辙《古史》略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苏辙认为司马迁的《史记》有诸多不足之处,因此作《古史》一书,通过对史料的重新取舍和解释,完成对历史事实的重建及其意义的重估,发明圣贤遗意,备论成败得失,从而达到鉴古知今和垂法示训的目的。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苏辙 《古史》 义理史学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古史》六十卷,北宋苏辙著“,起伏羲、神农,讫秦始皇帝,为七本纪、十六世家、三十七列传”[1]352。苏辙在该书《后叙》中说“:尧、舜、三代之遗意,太史公之所不喻者,于此而明;战国君臣得失成败之迹,太史公之所脱遗者,于此而足。”[2]443发明圣贤遗意,备论成败得失,补苴《史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尹兴国;浅论纵横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9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褚春元;;试论艺术创作上的“趋情致美”的艺术精神——从春秋末期至战国末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贺金峰;;兼论方城境内的“夏路”[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0年第1期[C];2010年
5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6 刘克;;汉画像石葬俗的衰亡果真是因汉末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吗——从文化通观视角立论并以此与汉画界前辈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马怡;;说}m[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露露;刘冰;;论汉画中胡人图像体现的胡汉关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9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苏辙与《古史》[J];史学史研究;2003年03期
2 吴斧平;青春之美文——读《上枢密韩太尉书》[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3 刘嗣传;苏氏二杰的楼观情结[J];中国道教;2000年03期
4 陈安丽;评苏辙对熙丰变法的态度[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詹刚;;淡静有味苏辙诗[J];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04期
6 顾永新;苏辙佚文两篇疏证[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7期
7 薛爱华;;论苏辙的赠和诗[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施由明;;论苏辙的茶税观[J];农业考古;2008年02期
9 陈文苑;陈东升;;苏辙在绩溪[J];皖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张传实;;苏辙在齐州[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宗许;;苏辙诗文辑佚考辨[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蒋国良;;“一唱三叹”的传统审美论钩沉[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郑林森;;老峨眉山上凤凰殿的考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方健;;苏轼在徐州[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夕佳;;试论宋辽文化融合中的出版物作用[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6 王家年;;独特的日铸茶诗[A];上海市茶叶学会2009-2010年度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演讲人 曾枣庄;“时名谁可嗣 父子尽贤良”[N];光明日报;2010年
2 王琳祥;苏轼、苏辙的出生地绝不是眉山纱~ 行[N];中国文物报;2010年
3 王琳祥;苏轼、苏辙的出生地绝不是眉山纱毅行[N];中国文物报;2010年
4 安徽师范大学 程宏亮;韩驹:苏辙心目中的“储光羲”[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杨宁 李丰佑;庞中华“做大饼也要与众不同”[N];中国邮政报;2005年
6 阎慰鹏;当代三苏研究集成之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7 韩文奇;张耒交游与仕宦二考[N];光明日报;2006年
8 黄团元;说“避嫌”[N];人民日报;2006年
9 记者 谢庆 通讯员 张新;精美雕刻出宫廷 苏氏故居需保护[N];郑州日报;2007年
10 王九洲;别让困境成为生活枷锁[N];解放军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彩梅;苏辙文艺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刘茜;苏辙的《春秋》学与《诗经》学[D];浙江大学;2007年
3 严宇乐;苏轼、苏辙、苏过贬谪岭南时期心态与作品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徐宇春;苏轼唱和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韩文奇;张耒及其诗歌创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真真;蜀党与北宋党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俊;释道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建芳;苏轼与《周易》[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金甫f
本文编号:474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47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