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14:08

  本文关键词: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重要内容,关于它的论争由来已久。侯外庐先生继承了亚细亚生产方式论争的统绪,并以之为理论基础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从而得出了“亚细亚的古代”和“古典的古代”是同一个历史阶段的两种不同路径的结论。侯外庐先生关于中国古代社会亚细亚性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关于路径说;关于早熟论;关于氏族制残存的问题;关于土地私有制缺乏的问题;关于奴隶以家室计算的问题;关于城市国家的起源和发展问题;关于先王观念问题;关于贤人作风问题;关于国民阶级晚出的问题;关于中国古代变法的艰巨性问题等等。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亚细亚生产方式 侯外庐 中国古代社会史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092
【目录】:
  • 一、 绪论6-9
  • 二、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由来和发展9-15
  • 三、 侯外庐先生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新解答15-19
  • 四、 侯外庐先生关于中国古代社会亚细亚性的基本观点19-28
  • 1 、 关于“路径”说19-20
  • 2 、 关于“早熟”论20-21
  • 3 、 关于氏族制残存的问题21-22
  • 4 、 关于土地私有制的缺乏问题22-23
  • 5 、 关于奴隶以家室计算的问题23-24
  • 6 、 关于“城市国家”的起源和发展问题24-25
  • 7 、 关于先王观念问题25
  • 8 、 关于“贤人作风”问题25-26
  • 9 、 关于国民阶级晚出的问题26-27
  • 10 、 关于中国古代变法的艰巨性问题27-28
  • 五、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侯外庐先生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的基本评价28-35
  • 主要参考文献35-36
  • 主要参考论文36-38
  • 后记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泽 ,王东;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J];河北学刊;1987年05期

2 刘宝才;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中国化[J];中国史研究;2003年02期

3 张雅琴,白津夫;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症结点在哪里?[J];世界历史;1981年04期

4 王学典;从强调“一般”到侧重特殊——40年代后期中国历史学的动向之一[J];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04期

5 郝镇华;苏联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J];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02期

6 赵小雷;侯外庐的“早熟”理论对中国古史研究之意义[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475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2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