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李大钊与何炳松史学思想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13:03

  本文关键词:李大钊与何炳松史学思想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李大钊与何炳松都是二十世纪上半期颇有影响的史学家,在推动中国史学的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二人有着相似的国学背景和留学经历,都经历了一条由私塾到新式中学堂、高等学堂再到出洋留学的求学道路。在家庭长辈的严厉督导和自身努力下,二人都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在分赴日本、美国留学后,又接受了西方式的先进教育。留学美国期间,何炳松直接受到当时美国最有影响的鲁滨逊“新史学派”的影响,逐渐接受“新史学派”的思想。留学日本期间,李大钊将更多的经历放到了社会实践上,在系统深入地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学说有了进一步的接触与了解,这为其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及其历史观打下了基础。 留学归国后,何炳松致力于鲁滨逊“新史学派”理论的传播,翻译并编著了许多著作。在翻译的著作中,以鲁滨逊《新史学》最具代表性;在论著中,以《历史研究法》和《通史新义》最为知名。这些著作极大地推进了鲁滨逊“新史学派”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何炳松不同,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和《唯物史观》(未完)的讲义是他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考辨和初步应用,《史学要论》奠定了他马克思唯物史观派创始人的地位。 在史学思想方面,李大钊与何炳松对历史学的相关概念、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学的功用等有着许多相似的认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二人对于历史学科学性的认知。李大钊认为从经济关系对人类历史进行考察就可以揭示历史中的因果律,使历史学成为科学。何炳松认为历史中不存在因果律,从本质上讲不是科学,但要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综合的历史观”进行历史研究。二人在坚持自己学术观点的同时构建了自己的史学理论框架,形成了各自的史学理论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李大钊 何炳松 史学思想 历史学 科学 研究方法 功用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一、 “中学”背景与“西学”经历的异同比较14-19
  • (一) 良好的中学背景14-16
  • (二) 西学道路上的不同选择16-19
  • 二、 中外史学思潮的交织与李大钊、何炳松史学思想的形成19-25
  • (一) 中外史学思潮的交织19-21
  • (二) 马克思主义的兴起与李大钊史学思想的形成21-22
  • (三) 何炳松对于鲁滨逊“新史学”思想的选择22-23
  • (四) 北大教书与李大钊、何炳松史学思想的形成23-25
  • 三、 不同的史学研究取向25-36
  • (一) 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开山者25-28
  • (二) “新史学派”在中国的代言人28-30
  • (三) 北大史学系的共执教席30-36
  • 四、 李大钊与何炳松史学思想之比较36-51
  • (一) 历史学学科性质的不同认知36-41
  • (二) 历史及其相关概念问题的区分和历史研究方法的选择41-43
  • (三) 历史研究法之比较43-48
  • 1.李大钊: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研究43-46
  • 2.何炳松:多元综合历史观指导下的分段、综合的历史研究46-48
  • (四) 历史学功用认识之异同48-51
  • 五、 李大钊、何炳松两种史学思想对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影响51-54
  • (一) 构建起各自的史学理论体系,,为中国史学开启了新的研究范式51-52
  • (二) 拓宽了历史学研究的新思路52
  • (三) 推进了历史学科学化研究的进程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63
  • 后记63-6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汉全;李大钊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3年03期

2 乔治忠;论学术史视野下的史学史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周文玖;何炳松的史学理论及其史学史研究[J];求是学刊;2000年04期

4 吴汉全;李大钊与历史哲学理论[J];史学史研究;2002年02期

5 薛其林;试论何炳松的史学阐释方法[J];长沙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洪认清;评何炳松对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译介[J];史学史研究;2002年02期

7 李振宏;20世纪中国的史学方法论研究[J];史学月刊;2002年11期

8 洪认清;何炳松史学思想的特色[J];学术月刊;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天明;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李大钊与何炳松史学思想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497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4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