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重新理解古史“层累说”的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7-07-18 04:20

  本文关键词:重新理解古史“层累说”的当代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层累说 考信录 唯物主义 历史观 逐层向上增建说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自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提出之后,学术界对顾颉刚的古史学说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影响深远。然而,顾颉刚本人却认为自己的"层累说"在崔述的"书里已经辨证得明明白白了"。虽然如此,顾颉刚所提出的"层累说"的系列观念,包括"四个打破"不仅远远超越了崔述,而且极富时代特点。这一方面表现为顾颉刚"层累说"和陈寅恪"逐层向上增建说"是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卓识;另一方面,也因为它展示了治史者的一个重要职责——要从观念、史料、方法诸多方面"逐层剥除此种后加之虚伪材料","略得一近似"之历史真相。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层累说 考信录 唯物主义 历史观 逐层向上增建说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顾颉刚的“层累说”与崔述的《考信录》1921年,顾颉刚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助教,兼图书馆事。胡适买到《崔东壁遗书》送来,认为《考信录提要》“为全书最精彩之部分”,“正合考伪史之用”,但“太轻信,不彻底”。[1]顾颉刚读后表示:“我弄了几时辨伪的工作,很有许多是自以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王奇伟;;由禅让制度论及尧舜时代我国已进入中国早期国家阶段[J];安徽史学;2008年06期

3 欧阳跃峰;20世纪中国史学的论争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吴质富;有关“人性”与“共同人性”的几个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5 孙浩宇;;《易》的取象特征及其文学启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朱红素;中国、希腊神话文化特征阐释[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7 张辛;由大一、浑沌说礼——兼论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王振霞,田德全;罗马共和国时代公民权扩展的原因[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9 余章彪;;从史前岩画看贵州少数民族原始舞蹈的文化内涵[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朱文旭;;“伏羲”辞源及其文化现象[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龚武;龚圣理;;中国古代社会及其私有制的终结——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华诞[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高俊龙;;简论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3 黄灿;;从女阴文化和性权的视域看“婚前守贞教育”[A];性与性别研究(第4辑)——年度性与性别事件评点(2008-2010)[C];2011年

4 刘兴林;;从祭祀用牲看殷商畜牧业[A];中国《活兽慈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潘殊闲;;论“三”与郭沫若的易学思想[A];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郭沫若与文化中国[C];2013年

6 徐明波;;从传统金石学走向科学考古学——郭沫若甲骨文、青铜器研究中考古学方法的应用[A];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郭沫若与文化中国[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海峰;燕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小燕;中古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铁丽;先秦时期黄河水患述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小娇;罗振玉与古器物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琳琳;企业和谐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兴爱;《诗经·邶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晖;先秦诸子引《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玉茹;《嘉莉妹妹》与《废都》中“荒原”意识之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刘嘉珍;让孝文化回归养老本位[D];河南大学;2011年

8 杨美;甲骨女性卜辞语言文化分期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胡鸽;迟子建生态女性观创作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中南;中国文化视野中味觉符号的传播[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宁镇疆;;“层累”说之“默证”问题再讨论[J];学术月刊;2010年07期



本文编号:556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556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3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