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史学的实践与反思——以何伟亚的《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史学的实践与反思——以何伟亚的《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史学 《怀柔远人》 何伟亚
【摘要】:后现代主义既具破坏性又具建设性,它对历史学的挑战集中体现在对西方现代历史编纂学的理论和实践及其阐发的重要历史观念的批判,以及对历史主观性的强调,冲击了现代史学赖以存在的主要基础,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修正和思考现代史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无疑对历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学者何伟亚于1995年出版的《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一书,被视为后现代史学实践的典范:其对中英礼仪之争的现代主义阐释模式的挑战,从文本的深层结构质疑史料与历史、历史解释之间的关系,对历史事件所处时空语境的强调等,都展现了后现代史学所取得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场"世纪末之争",迄今未息。倘由此引申开去,这场争论关乎到后现代史学评价等史学要旨,值得我们今天继续予以深入剖析与反思,其理论价值与学术意义都是非凡的。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史学 《怀柔远人》 何伟亚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新时期中国史学‘非中心观’取向研究”(12SA123)后期成果之一
【分类号】:K09
【正文快照】: *1995年,美国学者何伟亚(James Hevia)出版了《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以下简称《怀柔远人》)1一书。两年后,该书被授予1997年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最佳著作奖。这一奖项的颁发,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论蜂起,迄今未息。然而在争论中,对这部著作,喝彩与质疑相伴,辩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特吉;关注底层[J];读书;2001年08期
2 何伟亚;从朝贡体制到殖民研究[J];读书;1998年08期
3 杨念群;“常识性批判”与中国学术的困境[J];读书;1999年02期
4 孙竞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西方中国历史研究的新趋向[J];安徽史学;2013年02期
5 朱政惠;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罗志田;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J];历史研究;1999年01期
7 罗志田;十八世纪清代“多主制”与《宾礼》的关联与rt牾[J];清史研究;2001年04期
8 李宏图,周保巍;从现代到后现代:当代西方历史学的新进展——帕特里克·乔伊斯教授访谈录[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2期
9 陈君静;论柯文的“中国中心观”[J];史学月刊;2002年03期
10 杨共乐;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史学[J];史学史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金茹;;从笑语“婴儿”到哭泣的“宁姑”——男权社会女性失语化与柔弱化的悲剧历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2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卢秀萍;;空中楼阁般的先锋文学思潮——先锋文学特征及衰落原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金红卫;;《五号屠场》中后现代框架下的现代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6 李晓彩;王萌;;身体写作:女权主义的重建与消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7 苗雨茂;;日本国家神道不能复活的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8 张俏;;在生命的断裂中寻找认同——简评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9 杨燕佳;;浅议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与后现代主义的渊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10 邱畅;;《占卜者》中的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伟;;“以身抗争”与“以法抗争”: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抗争的两种社会学逻辑[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李龙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3 李龙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北卷)[C];2012年
4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5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陈积银;;警惕娱乐化庸俗化新闻的后现代主义倾向[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程光炜;;当代中国文学中主体形象的变迁[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10 颜水生;;历史的寓言性——莫言小说“种的退化”主题新解[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佳;试析元小说《白雪公主》写作技巧互文性特色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承超;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景观电影[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勇军;罗伯—格里耶新小说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徐群英;论九十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占辉;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史学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丽;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詹秀伟;对托马斯·品钦《葡萄园》的新历史主义解读[D];兰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柯文,张隆志 ,肖艳明;《在中国发现历史》新序[J];历史研究;1996年06期
2 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J];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3 罗志田;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J];历史研究;1999年01期
4 罗志田;夷夏之辨的开放与封闭[J];中国文化;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实践与后现代史学[J];学术研究;2004年04期
2 燕生东;;后现代史学语境下的考古学[J];东南文化;2007年01期
3 赵世瑜;;后现代史学:匆匆过客还是余音绕梁[J];学术研究;2008年03期
4 郭震旦;;后现代史学在中国——一种新历史空间的生成[J];东岳论丛;2009年08期
5 郭震旦;;近20年后现代史学在中国的传播[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徐万发,高栓来;史学概论应适应现代史学人才的培养[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7 彭多毅;跨学科研究──现代史学的新路子[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8 施义慧;历史的边缘人——福柯及其后现代史学[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杨共乐;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史学[J];史学史研究;2003年03期
10 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前言[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仲伟民;后现代史学:姗姗来迟的不速之客[N];光明日报;2005年
2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黄牧航;高考历史命题的均衡点[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刘俐娜;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文玖;史学 社会 人生[N];学习时报;2006年
5 苏东海;文物与历史[N];中国文物报;2006年
6 向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并未因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而失去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国义;朱谦之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丽丹;大陆学者的后现代史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80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580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