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方法
本文关键词:优化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方法
【摘要】: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科已经建立了九十多年,但学术界一直缺乏理论上的自觉,缺乏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科自身的研究,对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与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等其他中国近现代史分支学科以及与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史、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中国近现代经济思想史等其他专门思想史的联系与区别,以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逻辑起点、发展动因、研究方法、历史分期等都缺乏应有的讨论,难以取得高度的共识。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 思想史 研究方法
【分类号】:K061;D092
【正文快照】: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科是“五四”以后随着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科自身的研究,对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与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等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兴涛;;“话语”分析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洪晓楠;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与话语重构[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杨曾宪;质疑“国民性神话”理论——兼评刘禾对鲁迅形象的扭曲[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黄兴涛;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J];开放时代;2003年04期
4 彭刚;;叙事、虚构与历史——海登·怀特与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转型[J];历史研究;2006年03期
5 黄兴涛;清末民初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性”问题——兼论“思想现代性”与现代性“社会”概念的中国认同[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6 张旭曙;思想史和社会史的沟通与整合——略谈艾尔曼“新文化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昆廷·斯金纳的“历史语境主义”探讨[J];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05期
2 吴国源;;思想史编史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以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绪说部分)》为参照[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王天;应当开展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4 湛风;斯人;;“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研讨会 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综述[J];华夏文化;2007年04期
5 李杰;林曦;;恩格斯早期的史学思想[J];学术探索;2006年06期
6 梁景和;王胜;;关于口述史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李金松;;孟森与“诗史互证”[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8 孙卫国;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的扛鼎之作——《中国史学思想通史》读后[J];历史教学;2004年10期
9 黄敏兰;;一场农战史论争所折射出的研究方法问题[J];史学月刊;2006年06期
10 王晓德;;中国的美国对外关系史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开泰;;郭沫若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开创——读《十批判书》[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2 桂遵义;;郭沫若与先秦思想史研究[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3 毛曦;王善军;;坚持与发展:漆侠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罗传芳;;郭沫若研究方法的特点与运用——立足于原始宗教的考察[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5 黄海烈;;试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6 张剑平;;郭沫若古史分期的研究方法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认识[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7 黄海烈;;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研究的不足与展望[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8 宗廷虎;;陈垣的史讳研究[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法周;近代思想史研究方法的拓展[N];光明日报;2002年
2 郑大华;如何进一步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N];光明日报;2005年
3 虞和平;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本版编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 研究员 程恩富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叶险明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林剑 福建三明学院副教授 王立端;历史能否假设[N];人民日报;2007年
5 李长莉;关注民众观念世界[N];光明日报;2003年
6 刘志琴;话说“关羽现象”[N];文汇报;2000年
7 张宝明;中国近代思想史起点之我见[N];光明日报;2007年
8 许海云;对当前“时尚史学”的思考[N];贵阳日报;2007年
9 历史所 张海晏;如何研究思想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张立文;徽学的界定及其研究方法[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俐娜;20世纪初期中国史学的转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荣毅;社会信息化与历史研究方法的变革[D];山东大学;2008年
2 张笑龙;钱穆、余英时的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许莺;美国学者对孔子思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松;历史跨学科研究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的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崔鲁威;李大钊与何炳松史学思想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单领军;达恩顿《屠猫记》的新文化史学研究视角[D];山东大学;2008年
7 丁苏红;女学者、女性研究及其口述文本[D];山东大学;2008年
8 田愿静激;余英时的明清学术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虹;威廉·H.麦克尼尔全球史思想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沛;文史学家谭丕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80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580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