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观与中共历史研究
本文关键词:全球史观与中共历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全球史观 中共历史研究 全球视野 社会性 一体化
【摘要】:全球史观是一种具有整体性观念的历史认识方法,与传统史学相比,无论在视角,还是在编撰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在研究视野上,全球史观提出把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从"民族国家"转移到"整体世界",为拓展中共历史研究视野提供了新的启示:在研究领域上,全球史观主张摆脱传统研究中的"政治"束缚,透过"社会"去考察历史,有益于中共历史研究领域及范式的突破;在研究方法上,"一体化"研究方法的应用,亦为打破中共历史研究的学科分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全球史观 中共历史研究 全球视野 社会性 一体化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2ADJ002)
【分类号】:D091;K09
【正文快照】: “全球史观”作为具有整体性观念的史学研究理论,是一种重新考察、解释历史的方法。二战结束后,在史学新潮流的影响下,一些西方学者开始用全球视野来重新考察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1955年,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其论文集《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史学》中首次明确提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东月,张修海 ,王f:;给中国青年历史学者的几点忠告——访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格奥尔格·伊格尔斯[J];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04期
2 于沛;;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J];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01期
3 郭德宏;关于中共党史学理论的若干问题[J];史学月刊;2001年05期
4 黄琨;中共暴动中的宗族组织(1927~1929)[J];史学月刊;2005年08期
5 欧阳淞;;关于党史研究的理论指导问题[J];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J];福建党史通讯;1985年01期
2 王晴佳;论民族主义史学的兴起与缺失(上)——从全球比较史学的角度考察[J];河北学刊;2004年04期
3 汉娜·西斯勒,邹建华;世界史:理解现在[J];学术研究;2005年03期
4 阿兰·梅吉尔,赵晗;记忆与历史[J];学术研究;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冈原,丁贤勇;从全球视野探索鸦片战争的触发机制——一个世界史的解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王文;评述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程美宝;全球化、全球史与中国史学[J];学术研究;2005年01期
4 魏凤莲;;《新全球史》与杰里·本特利的全球史观[J];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02期
5 徐奉臻;用全球史观审视1500年以后的世界──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J];史学月刊;1997年06期
6 张献军;;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观的播火者[J];世界文化;2009年11期
7 李嘉曾;;全球史观与历史巧合[J];群言;2011年07期
8 于沛;“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术座谈会发言摘要 “全球史观”和当代中国史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03期
9 黄冬冬;;浅谈高中教学中的全球史观[J];文学教育(中);2010年09期
10 姜桂石;卢少志;;全球史观与世界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生;;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责任感的人才:高等教育在建设和谐公民社会中的职责(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左其沛;战秀琴;金星;吕微微;;婴儿的社会性情绪及其对早期德育的启示[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3 徐霞;季浏;姚家新;苏文涛;;社会性体格焦虑与人口统计学、身体锻炼变量的关系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张永江;王志意;;水土保持社会性应用价值浅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永江;;水土保持社会性应用价值浅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王缉慈;;经济地理学全球视野中的区域发展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辛向阳;;“宜居城市”的社会性[A];建设宜居城市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静;;浅论老年人在年节文化活动中的社会性[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常征;曹苏;;中国社会性演进的特点[A];江苏省性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志红;;中职校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分析与干预[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沈祖芸;追求全球视野中的公平卓越[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秋 津;中国彩电企业的全球视野亟待拓展[N];中国企业报;2005年
3 王晓映;节能减排,从全球视野到专业视角[N];新华日报;2008年
4 阿尔及利亚外交部国际政治事务与安全总司人权公约、条约后续处处长 哈菲达·嘉乌;全球视野下的人权与发展[N];光明日报;2010年
5 早报记者 王靓;“国民有全球视野非常重要”[N];东方早报;2007年
6 飞文;中国彩电企业的全球视野亟待拓展[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金伟忻 嵇元;以全球视野培育创新“爆发力”[N];新华日报;2006年
8 本报评论员;以全球视野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N];重庆日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用全球视野完善市场经济[N];深圳特区报;2007年
10 安徽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科学发展观的全球视野[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静;中西方人“社会性”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徐霞;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谭晶华;川端康成文学的艺术性·社会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李峰;乡村教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D];上海大学;2004年
5 赵宝春;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何汉明;基于角色的多智能体社会模型研究与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余冰;西街社会[D];中山大学;2008年
8 李宏昀;超越事实世界[D];复旦大学;2008年
9 熊兵娇;实践哲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冷如波;产品生命周期3E+S评价与决策分析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加额;大型社会性公众活动应急预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李丽;我国城镇居民护理保险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3 熊秋娥;在线学习中异步社会性交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苏萍;SARS式社会性危机预警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季岚;现代景观设计价值取向研究的思考[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李哲姝;论顾太清诗歌[D];湖南大学;2007年
7 王艳娟;教育只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吗[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呙晶晶;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法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冰;周作人早期儿童观、儿童文学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贺征兵;论唐代数学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的启示[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98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69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