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文明”与《历史研究》:汤因比的历史观

发布时间:2017-08-19 10:00

  本文关键词:“文明”与《历史研究》:汤因比的历史观


  更多相关文章: “文明” 《历史研究》 汤因比 历史观


【摘要】:西方古典教育的背景奠定了汤因比历史观的基础,20世纪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构成了汤因比历史观的生成背景,个人命运的沉浮荣辱又为汤因比反思自己的历史观提供了不竭的外部刺激和动力。将历史研究与对国际现实问题分析结合起来,使他的历史研究具有了现实关怀和未来指向的特质。饱受争议的"文明"概念和《历史研究》不仅是分析汤因比历史观的重要依据,也是造成其历史观矛盾性的主要因素。整体观念和比较方法导致了汤因比的历史观兼具了循环论和终极论的特征,这一看似矛盾的历史观既是其所处时代的产物,也是其超越了特定时代精神的学术馈赠。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世界史系;
【关键词】“文明” 《历史研究》 汤因比 历史观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国学派的历史叙事研究”(12BSS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6
【正文快照】: 随着冷战落下帷幕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文明”概念再次受到学术界的青睐。与此同时,阿诺德·J.汤因比(1889—1975)也重新进入了众多学者的视野。三个原因导致了这一学术现象出现,第一,全球化时代需要新的认知范式,“文明的概念而不是国家,骤然在全球化的语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献军;;汤因比:人类文明命运的先知[J];世界文化;2009年09期

2 冯小茫;;汤因比的宗教文化观[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9期

3 张广智;;浅论历史学家的人文情怀——以汤因比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10期

4 刘容;;汤因比的城市文明观[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唐潭;;关于汤因比[J];读书;1984年03期

6 张广智;;汤因比史学散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7 许启贤;评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史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8 晏可佳;汤因比神学史观初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9 哈扎罗夫;文新;;汤因比的文明理论[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2年04期

10 郭长刚;文明核心、文明碰撞与文明衰落─—对汤因比文明理论的若干思考[J];学习与探索;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晓望;;汤因比的儒学观及和谐世界的构建[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一览;;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汉译本问世[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凌;令人敬畏的汤因比[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赵世瑜;世间已无汤因比[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3 秋叶;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中国之旅[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范蔚文;汤因比与《历史研究》[N];人民日报;2001年

5 杜廷广 大众文艺出版社;“文化形态史观”的本质是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叶雨;王石:汤因比影响了我的世界观[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崔美明;全景式考察人类文明史[N];人民日报;2001年

8 秦晖;文明形态史观的兴衰[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江晓原;大发宏愿的年代[N];文汇报;2000年

10 苏晓明;世纪之交的思索与对话[N];中国保险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玉霞;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出路[D];黑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文龙;1884-1914年伦敦汤因比馆[D];西南大学;2015年

2 张延;汤因比中国传统文化观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尹航;汤因比的人本主义自然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瑶;汤因比历史哲学中的宗教思想[D];宁波大学;2010年

5 韩兵;论汤因比晚期思想中的中国观[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付海建;文化视角中的社会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00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700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1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