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与“致用”:苏洵经世史学的两种理论风格
本文关键词:“求真”与“致用”:苏洵经世史学的两种理论风格
【摘要】:在北宋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背景下,苏洵怀着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感,力图使学问有用于当时。史学在他的学术体系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于是,他在治史的过程中往往将史学与现实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从而使其史学带有浓重的经世致用的特点。可以说,"求真"与"致用"是苏洵经世史学最为重要的两种理论风格,"求真"包括了史学之"求真"和历史之"求真","致用"则使其史学成为有用之学。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苏洵 经世史学 求真 致用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他一生著述颇丰,有《文集》20卷,与姚辟合著《太常因革礼》100卷,还有《谥法》3卷,另有未完成的《易传》百余篇。苏洵生活在北宋时期,而北宋自建国伊始就面临着重重危机,“两宋一次次的变法、革新、更化,都解决不了社会危机的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瞿林东;论史家的角色与责任和史学的求真与经世[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2期
2 施丁;;中国史学经世思想的传统[J];史学史研究;1991年04期
3 许殿才;;古代史学的“求真”与“致用”传统[J];史学史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镇昌;;试论蒲松龄的科举观[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苏鹏宇;;浅论完颜亮改革对契丹人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王柳芳;;《洛阳伽蓝记》中的女性形象论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5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刘倩;;元西域人华化之先导蒲寿[悸踇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沙红兵;;“文体对拟”:古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一个特点——以古文(批评)家的创作与批评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章永俊;历史盛衰总结中的世界史眼光——以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边疆史地学者为中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陈立柱;;刘知几史学变革观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井上进;;论明代前期出版的变迁与学术[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4 王倩;;朱熹在“《诗》教”思想上对欧阳修的借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王倩;;欧阳修对朱熹“《诗》教”思想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苏启敏;;明清之际实学的课程知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8 孙文政;孙仁;;金东北路界壕边堡建筑时间考[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9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10 杨绪敏;;论明清时期《史通》的流传、整理和研究[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盖业明;《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霍旭东;从汝窑、修内司窑和郊坛窑的技术传承看宋代瓷业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高鑫;;“实录”与“宣汉”:汉代史学思潮的两种取向[J];史学史研究;2008年02期
2 何周;;吕思勉的考据学宗旨及原因[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李永福,郑先兴;历史学的功用及其在当代的发展趋向[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4 韦勇强;;崔述《考信录》坚守的“求真”“致用”原则[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杨天保;;求真还是主善——大众化史学的现代抉择[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罗炳良;;宋元义理史学的“致用”与“求真”[J];史学史研究;2008年02期
7 李峰;;试论中国古代历史编纂的致用传统[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王学典,王钢城;从追求致用到向往求真——四十年代中后期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动向之一[J];史学月刊;1999年01期
9 王邵励;;重写历史:时代变迁与主体化的价值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8期
10 庞天佑;论经世史学的渊源与形成[J];齐鲁学刊;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规划办原主任、重庆中国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 张国祚;研究历史文化应注重研究态度[N];重庆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左桂秋;明代通鉴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霞;《史学要论》与《历史哲学教程》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梁伟岸;高岱的《鸿猷录》及其史学价值[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吕作用;越界取火[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唐晶;三苏历史评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葛星;从《明季南北略》看计六奇的史学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闻艺;吴应箕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郑华俊;趋新与守旧之间的南高学术[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74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77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