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田野:历史学本科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
本文关键词:走向田野:历史学本科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
【摘要】:历史学本科教学走向田野,是历史学学科本位的要求,它能避免对史料的一些误读,把乡民的生活经验提升为学术新观点。本科教学走向田野的实践,包括课堂讲授田野实践的理论与方法,编写田野读本,组织学生走进田野,在历史现场阅读史料,并按文本形成时间重新排比史料,分组讨论与集中讨论等内容。数年的田野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对历史学最根本的思考方法的重视,教会了学生正确对待文献、口述、仪式等各类文本的办法,培养了学生重视历史现场,重视文献自身脉络的文献收集方法等方面的素养。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田野 文本解读 本科教学 历史学
【分类号】:K0-4;G642
【正文快照】: 1990年代以来,国内历史学的学术研究重新兴起了走向田野之风。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与研究,近年来,我们在中山大学历史系的本科教学中,也开始推行走向田野的尝试,并获得了一些经验与体会,现不揣浅陋,求教于大家。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田野,是学术意义上的田野,是一个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永华;墟市、宗族与地方政治——以明代至民国时期闽西四保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云辉;;唐宋时期农民经营的多样化与农村市场的兴起[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7期
2 刘丽;;式微中的更生:民国时期农村宗族的历史境遇[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梁洪生;;英语世界“江西历史研究”的回顾[J];史林;2008年01期
4 杨小柳;;国家、地方市场与贫困地区的变迁——广西凌云县背陇瑶的个案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李德英;;民国时期成都平原乡村集镇与农民生活——兼论农村基层市场社区理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吴晓燕;李赐平;;乡村集市的政治学解读:缘起与拓展[J];天府新论;2008年04期
7 申小红;;明清时期佛山的墟市[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段雪玉;;《十排考》——清末香山盐场社会的文化记忆与权力表达[J];盐业史研究;2010年03期
9 段雪玉;;宋元以降华南盐场社会变迁初探——以香山盐场为例[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2年01期
10 黄向春;;“流动的他者”与汉学人类学的“历史感”[J];学术月刊;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森正夫;阿风;;民众反乱史研究与田野调查——以明末清初福建省宁化县的黄通抗租反乱为例[A];明代国家与社会——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一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靳阳春;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亚民;海疆知县蓝鼎元的乡村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吴晓燕;集市政治:交换中的权力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伟珍;闽西四堡书坊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长生;四堡刻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邓玉柱;侨乡宗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黄晓丹;失衡与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钟晋兰;乡镇墟市与民间信仰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邹方幸;由“义集”而“自开商埠”[D];厦门大学;2007年
7 崔如梅;明清以来下梅村的空间结构及其发展机制[D];厦门大学;2008年
8 熊昌锟;明末至民国时期桂北圩镇与周边农村社会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谭亚军;权威与市场[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世瑜,孙冰;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近世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J];近代史研究;2003年02期
2 陈支平 ,郑振满;清代闽西四堡族商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02期
3 王业键,陈春声;十八世纪福建的粮食供需与粮价分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02期
4 刘正刚;汀江流域与韩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先;;社会历史文本解读的理论与实践[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2 邢来顺;本科教学中引进研讨班模式杂感——以历史学专业为例[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3 张晓辉;赵善德;;暨南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探讨[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11期
4 李化成;;历史学本科教学的西方经验与中国道路——兼评向荣主编《西方国家历史学本科教学调研:以英、法、美三国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01期
5 朱卫斌;;“新时期历史学本科教学研讨会”综述[J];历史教学;2006年01期
6 胡鸿保,王红英;口述史的田野作业和文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张小也;史料·方法·理论: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钟九闹漕”[J];河北学刊;2004年06期
8 汪征鲁;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关于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思考[J];历史研究;2003年02期
9 彭兆荣;田野中的“历史现场”——历史人类学的几个要件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安介生;;透析社会历史变迁的乡土视野——行龙教授新著《走向田野与社会》读后[J];晋阳学刊;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后滨;;《中国史纲要》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明珂 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游移于边缘、边界的田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吴四伍;开创清代灾荒史研究的新局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华中师范大学马敏教授、郑成林教授 节录;历史学:“边缘化”后的学科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9年
,本文编号:893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89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