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陈寅

发布时间:2017-09-21 11:36

  本文关键词:陈寅恪、吕思勉治史风格的异同——以唐高祖称臣突厥之考辨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陈寅恪 吕思勉 治史异同


【摘要】:陈寅恪和吕思勉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大家,他们的治史都以研读传统典籍为基础,也都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史学传统。陈寅恪的治史讲究精深,思路上偏好往深度走,好坐实史事,好循点点滴滴的蛛丝马迹做细节上高妙的推论。吕思勉的治史追求淹博,不拘泥于历史细节,考史叙事的思路偏好往宽度走,虽有考辨,但谨慎小心,未敢推断坐实。陈寅恪、吕思勉两位都是纯粹的历史学者,但都非常关心社会现场,其著述之命意,常希望在历史中寻求经验教训,而非纯粹为史实而考证史实。论者常常关注陈、吕两位治史上的前一方面成就,而对后者则有所忽视,其实,这是他们治史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史学史上珍贵的学术遗产。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陈寅恪 吕思勉 治史异同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立项项目“吕思勉史学研究”(12BZS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陈寅恪《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以下简称“陈文”),最初是在蒋天枢所撰《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中论著编年目录中看到的①,有关唐高祖称臣突厥事,曾见之于吕思勉的史著,故认为称臣事应是史界的共识,并非悬而存疑的“公案”。然碌碌无暇,未找来陈文细读,更未将陈、吕著述勘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荣全;;有关唐高祖称臣于突厥的几个问题[J];唐史论丛;1998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荣全;;有关唐高祖称臣于突厥的几个问题[A];唐史论丛(第七辑)[C];199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常力;;“美女破国”理念的产生与确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潘民中;;张良“为韩报仇”及其与秦汉之际韩国的关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张星久;儒家“无为”思想的政治内涵与生成机制——兼论“儒家自由主义”问题[J];政治学研究;2000年02期

4 张星久;;国家结构形式问题上的一种道德理想主义表达——论中国帝制时代“封建论”的思想逻辑与发生背景[J];政治学研究;2008年05期

5 葛荃;;论传统中国“道”的宰制——兼及“循道”政治思维定式[J];政治学研究;2011年01期

6 黄楼;;唐宣宗早期政治探微[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3年00期

7 姜望来;;太子勇之废黜与隋唐间政局变迁[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6年00期

8 彭金平;;南齐前期宗王政治略论[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9 陈海燕;;汉末名士蔡邕家世及生平考述[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王继伟;;论司马迁的政治管理思想[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平汉;;王夫之的史论体系[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2 周建刚;;“按图索骥”与“庖丁解牛”—从历史哲学的角度谈船山史学思想的特色[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3 杨恩玉;;对南朝君主研究的反思——以有关魏孝文帝的研究为参照[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胡志宏;;西方汉学边疆研究的理论取向和价值关怀[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与明朝兴衰[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6 陈宝良;;从君子小人之辨看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7 陈绛;;《落花》诗所见陈宝琛的晚年心迹[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8 李f擅,

本文编号:894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894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b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