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良史之忧:史学批评范畴的时代特征

发布时间:2017-09-21 17:47

  本文关键词:良史之忧:史学批评范畴的时代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良史 范畴 史学批评 时代特征


【摘要】:在史学批评范畴形成的过程中,尽管各类范畴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内涵却并非一成不变。每一个时代的史学思想都会对其内涵产生深刻影响,使之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史学中关于良史范畴内涵的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就比较鲜明地反映出这一趋势。深入揭示良史等史学批评范畴的特征,可以看清特定社会对史学的影响,以及特定时期史学对社会发生的反作用,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各个时代史学的成就与不足作出恰当评价。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良史 范畴 史学批评 时代特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研究”(项目号:12JJD770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在中国史学史上,史学的发展与史家的忧患意识具有密切的联系。《周易·系辞传》载:“《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苏洵《史论》亦指出:“史何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兴国;浅论纵横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赵鼎;韩意;;刘师培与章太炎交恶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王长顺;;先秦士人的道义传统及其批判精神[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4 廖梅;汪康年和庚子中国议会[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姚彬彬;;理性与正信——略论内学院一系佛学的修学观[J];法音;2009年03期

6 肖娜,蒋九愚;谭嗣同以太学说析评[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7 段云章;;孙中山“‘合’之一字最足为吾人警惕”题词解读[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8 王天根;章太炎的伦理思想及其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邓曦泽;;走出历史的玩偶化——以古今对诸子百家的评论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王学斌;;晚清管子研究述论[J];管子学刊;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中江;;进化主义与中国近代的保守、渐进与激进[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2 赵利栋;;中国专制与专制主义的理论谱系:从戊戌到辛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3 杨琥;;戊戌时期章太炎尊荀思想及其中西学术渊源[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2 孙建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史研究(1899-1940)[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林家虎;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崔宇;近代孔教思潮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李文远;中国近代进化史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再华;晚清时期的文学与经学[D];复旦大学;2003年

8 毛巧晖;涵化与归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姚诚;鲁迅与自然主义[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赵璐;晚清义利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运元;章太炎与湖南省宪运动[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博;论维新时期的“群己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李正林;论章太炎的三重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1年

4 刘开普;晚清民国学界师徒关系之守与变[D];北京大学;2011年

5 门金宝;晚清内蒙古蒙古族民族主义思潮析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傅,

本文编号:895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895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3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