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白话本国史》的修订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0-03 03:07

  本文关键词:《白话本国史》的修订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吕思勉 《白话本国史》 《白话本国史》修订 《白话本国史》案 求真与致用


【摘要】: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外界形势和社会舆情的变化,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某些"不合时宜"的叙述和评论,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对作者和出版方都是一个难题。大致说来,商务印书馆较多地考虑形势与舆情的压力,虽不得已、但仍按要求做审时度势的修订,以保证史书的再版续印。吕思勉则不愿随波逐流地改书,尤其不愿按某种现实的需求来修改自己的学术观点;但他又不能不顾及社会舆情和商务印书馆的处境。《白话本国史》的二次修改,最终都由商务印书馆编辑代笔,实在是无可奈何的解决办法。作为一个案例,《白话本国史》的修订,印证了史学研究中的老问题:当史学研究的求真与现实社会的致用发生矛盾冲突时,史学家是放弃求真以迎合社会舆情?还是相反?社会的相关方面是希望史学家掩饰真相以保证与现实舆情的一致,还是相反?这个难题,至今似乎还未找到两全的办法。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吕思勉 《白话本国史》 《白话本国史》修订 《白话本国史》案 求真与致用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立项项目“吕思勉史学研究”(12BZS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通常所说的《白话本国史》案,即指1930年代中期因吕思勉先生《白话本国史》中有关“宋金和战”的评述而引出的一段公案,它包含(一)南京政府对《白话本国史》的查禁,和(二)龚德柏先生以《白话本国史》“宋金和议”之评述犯“外患罪”和“出版法”,对出版方商务印书馆及著作人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耕华;;历史书写中的谎言[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周;;简论吕思勉的历史考据成就[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沈芬芬;;谁是千年中国最有影响的历史伟人[J];长江文化论丛;2002年00期

3 唐春生;;宋代翰林学士的宿直制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温志拔;;论西汉政论兴盛的政治背景与条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06期

5 方潇;;“弃灰法”定位的再思考[J];法商研究;2008年05期

6 毕巍明;;简论“刑”与中国上古法律[J];法制与社会;2008年26期

7 田峰;;《大唐西域记》中所载西域女国考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赵兴彬;;“莫须有”语义研究评估[J];改革与开放;2010年24期

9 陈鹏;;终始传和历谱谍[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01期

10 董上德;邓骏捷;;稀见传奇《大造化》初探——兼谈岳家小将故事的衍生问题[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景蜀慧;;魏晋重实之风浅议[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施淳益;;吕思勉与隋唐史研究[A];《唐史论丛》第二十辑[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5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苗霖霖;北魏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师璐露;《国语》语言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伟奇;中国古代刑法亲属容隐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昊天;死刑存废与民意之间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陆乐;魏晋名士身体观之形成与变迁[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杨必新;《魏书》“秽史”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孙晓军;岳飞戏创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东晓;;“遗迹”,在历史的边缘[J];看历史;2010年10期

2 王旭东;;历史教科书的错误折射出美国国家历史观[J];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耕华,李永圻;吕思勉先生简谱[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孙敏震;吕思勉先生历史教学思想与实践述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何周;;吕思勉古书通例思想[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4 李波;;吕思勉与清代常州学术[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旭东;;新旧之间的吕思勉先生[J];读书;2012年02期

6 文葆;;“吕思勉现象”[J];读书;1989年10期

7 张耕华;治学 修身 改革社会——略论“吕思勉的文化遗产”[J];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01期

8 卞孝萱;;吕思勉自述治学[J];文史知识;2006年05期

9 严耀中;在社会中认识宗教——浅谈吕思勉先生的佛教研究[J];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01期

10 虞云国;论吕思勉的新史学[J];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健;重新发现吕思勉[N];北京日报;2005年

2 张耕华;吕思勉谈阅读史书[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周远斌;吕思勉与《经子解题》[N];光明日报;2007年

4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张耕华;吕思勉治学的创造精神[N];文汇报;2011年

5 陈天林;勤勉为学疏通知远[N];学习时报;2012年

6 李洪岩;开明通达 史思深厚[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程念祺;“合同而化”的历史通感[N];东方早报;2013年

8 张耕华;一位被冷落的史学大师[N];光明日报;2005年

9 程念祺;吕思勉先生的通史旨趣与“史界声光”[N];南方周末;2008年

10 李永圻邋张耕华;吕思勉《中国文化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后记[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波;吕思勉与二十世纪前半期的新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何周;吕思勉的文献学成就[D];安徽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吕思勉与《白话本国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温晓静;吕思勉历史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文博;浅论吕思勉的史学思想[D];山东大学;2010年

4 金顶挑;吕思勉的历史研究特征及其启示[D];西北大学;2014年

5 何周;浅论吕思勉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安徽大学;2007年

6 王婷婷;吕思勉通史编纂的成就及其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7 袁振堂;吕思勉的史学成就及史学思想述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辉娟;二十世纪20-40年代中国历史学家对中国宗族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魏艳峰;吕思勉高级中学本国史教科书的编纂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10 王莎;论吕思勉《史通评》中的史学史及史学理论问题[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62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962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5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