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通过国情咨文研究小布什和奥巴马外交政策的异同

发布时间:2017-11-01 20:27

  本文关键词:通过国情咨文研究小布什和奥巴马外交政策的异同


  更多相关文章: 总统换届 美国国家身份 国情咨文 讲话 实际行动


【摘要】:本文主要就小布什总统第二任期(2005年至2008年)和奥巴马总统第一任期(2009年至2012年)各自在公开讲话中对“美国国家身份”的认定,分析两个时期不同的美国外交安全政策。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美国国家身份和美国总统话语研究。美国学术界通常认为,美国外交安全政策与其说是应对外来威胁,不如说是应对国内的挑战。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两位总统历年在国内最重要的演讲稿《国情咨文》讲话中的异同。之后,本文将分析两位总统在施政过程中是否与其讲话吻合。本文假设的前提是,,如果美国总统的党派变了,相应的政府外交安全政策也应有所变化。 根据对有关材料的研究看出,小布什总统讲话中强调“威胁”与“单边主义”。奥巴马总统在讲话中强调“负责任领导”和“多边主义”。但无论他们言辞如何不同,两位总统从讲话和施政中都认定美国应奉行“例外主义”,两人的外交安全政策的实质是一致的。 本文的结论包括:一、由于小布什政府的单边政策不受国际社会欢迎,所以奥巴马上台初期被外界寄予厚望。但奥巴马第一任期结束时,外界普遍对美国坚持的“例外主义”和霸权政策感到失望。二、美国只有改变其“例外主义”的优越感,才能恢复和重塑国际社会对其尊重。
【关键词】:总统换届 美国国家身份 国情咨文 讲话 实际行动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71.2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2-3
  • Abstract3-4
  • 摘要4-6
  • Introduction6-11
  • Chapter 1 Presidential Speeches and Foreign Policy11-28
  • 1.1 Speeches of Bush11-17
  • 1.2 Speeches of Obama17-22
  • 1.3 Common Elements22-24
  • 1.4 Political Borders24-25
  • 1.5 American Exceptionism25-26
  • 1.6 Change and Continuity26-28
  • Chapter 2 Speeches and Foreign Policy of State Secretary28-32
  • 2.1 Transformational Diplomacy Project of Secretary Rice28-29
  • 2.2 Smart Power of Secretery Clinton29-32
  • Chapter 3 From Words to Action32-36
  • 3.1 Changes of security policy32-34
  • 3.2 Changes of global role and identity34-36
  • Conclusion36-41
  • The identity of the United States36-38
  • New Policy of Obama38-41
  • Bibliography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营;;实事求是与实用主义论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2期

2 丛文胜;丛山;;论“战争法”的现代意义——兼析“战争法”与“武装冲突法”的异同[J];法学杂志;2009年07期

3 刘武;左仁酉;;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异同探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9期

4 张娟;;浅论商事代理制度与民事代理制度之异同[J];科技资讯;2007年01期

5 杨海波;山联明;王春霞;;试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社会救助的异同[J];现代商业;2009年08期

6 张允熠;;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异同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4期

7 孙晓伟;;社区警务与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之比较[J];公安研究;2007年01期

8 肖利江;;中西选举制度探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9 张鼎良;;论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的异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3期

10 黄薇;;论军队审计监督与军队财务监督之异同[J];军事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bdel-Rahim Mohamed Abdel-Rahim Alkordy;;全球化时代的语言演变(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2 加藤节;;后冷战世界中民主面临的考验(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3 Wolfram Manzenreiter;;次级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变化中的远东想象力(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Thomas Banchoff;;世界事务中的信仰与责任(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5 Richard Whiting;;现代英国的危机和转型(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9年

6 Nathan Glazer;;Dual Nationality:Threat to National Identity,or Harbinger of a Better World?[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北京论坛(2007)论文选集[C];2007年

7 Mark Sanford Dyreson;;世界大同还是一场体育的文明冲突? 奥运会中的民族主义与跨民族主义(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8 ;On the Clash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s[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9 谢文庆;;殖民体制之后的东南亚:民族国家及其不同政见者(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10 Montserrat Guibernau;;族群与国家差异:加拿大、西班牙和英国(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侯国勤;资产阶级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原异同[N];学知报;2011年

2 詹姆斯·迈克尔·勒纳德 汪英伦 译;我看美中教育之异同[N];光明日报;2010年

3 李万方 杨勤槐;葱莲与韭莲的异同[N];中国花卉报;2004年

4 潮白;李连达文怀沙两先生之异同[N];南方日报;2009年

5 刘正国;风俗异同不是评判落后与先进的依据[N];中国民族报;2007年

6 记者 陈华;布什克里经济主张异同[N];国际金融报;2004年

7 鲁笔;略论藏、蒙、中医等药引子之异同[N];民族医药报;2005年

8 华鹰集团 应玉明 夏勇;A股H股估值的异同[N];中国证券报;2004年

9 陈功;愿长者颐养天年[N];中国财经报;2004年

10 张万国;年画系列邮票的异同[N];中国集邮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娟;罗伯特·骚塞史诗中的二元对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刘敏霞;美国哥特小说对民族身份的想象:1776-1861[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项歆妮;穿越边界[D];南京大学;2013年

4 Bobby Gene Jones III;全球化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沈晓红;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伦理困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玉洁;莎士比亚:原初女性主义者还是厌女主义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肖沁浪;莫里森小说的叙事手法与作品自由主题的展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王晶;奥古斯特·威尔逊戏剧中黑人创伤的文化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姚晓鸣;从后殖民主义到世界主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李霄垅;论唐.德里罗小说中的恐怖主义病理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e

本文编号:1128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128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4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