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试析美国国会中的非正式组织“中国联线”

发布时间:2017-11-15 03:13

  本文关键词:试析美国国会中的非正式组织“中国联线”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联线 美国国会 中美关系


【摘要】:国会是美国的立法机关,其发展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在美国对外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以来,国会内部的非正式组织迅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议员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联线组织作为非正式的组织,在国会立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就特定问题领域展开积极的讨论,从而获取同僚的支持,而且也为议员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遇。“中国联线”是国会内部就中国问题形成的联线组织,成立的初衷旨在加强对中国的认识,提高国会对中国问题的关注。从议员的背景和联线组织的影响因素方面不难看出,该组织对中国议题的关注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在全面了解组织内部议员关注议题的基础上,可以看出该组织议员关注中国问题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了解并不是偶然,而是与政党、意识形态、利益集团等多种因素相关。通过对中国联线议员的分析,选取了安全和社会两个领域进行重点剖析,美国对亚太区域安全的关注和存在以及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国内存在的争议,都对中美关系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复杂的议题领域背后既是国会内部相互协调,国会和总统互动的过程,也是中美关系博弈的体现。基于议题的复杂性以及背后的实质,本文落脚于“中国联线”对中美关系所发挥的作用,并就中国应采取的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22.37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克林;;美国国会与“合作降低威胁”项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美国国会讨论中国创新给了我们哪般启发[J];IT时代周刊;2012年12期

3 陆遥久;;一九八九年美国国会提出和通过的对华法案[J];国际研究参考;1990年02期

4 徐岭;;美国国会小侍从[J];国际展望;1991年15期

5 蒋劲松;;美国国会里的委员会制度透视[J];法学杂志;1992年03期

6 江承宗;;从美国国会看美国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J];外交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7 新华;;坚决反对美国国会“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有关涉华内容[J];老同志之友;2013年02期

8 ;外交部发言人关于美国国会众院就中国留学人员问题再次通过决议发表的谈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0年01期

9 蔡晨风;美国国会助理人员及机构[J];人大研究;2000年06期

10 赵红;;美国国会法律图书馆[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国军;;美国国会对印度国家形象的认知变迁及其动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侯丽军;路甬祥会见美国国会前参议员代表团[N];人民日报;2010年

2 记者 张潇予;刀林荫会见美国国会议员助手团一行[N];云南日报;2013年

3 宋婧;美国国会助手团来常访问[N];常州日报;2013年

4 十 月;游目美国国会[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王冲;美国国会议员为何频频反华[N];世界报;2005年

6 孙哲;透视美国国会体制的力作[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安士莲;美国国会立法:将所有问题打包[N];经济观察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安士莲;中国“问题”忙坏了美国国会[N];经济观察报;2007年

9 宇瀚;美国国会已尽力帮助中国崛起[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孙哲 早报记者 马毅达 采访整理;加大力量,对美国国会进行说服性工作[N];东方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牛海彬;有限的合作:美国国会与联合国[D];复旦大学;2006年

2 赵国军;美国国会议员中国观研究(1989-2006)[D];复旦大学;2007年

3 李莉;冷战后美国国会对华提案及其表决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王瑞杰;美国国会与中美知识产权问题研究(1989-2005)[D];复旦大学;2007年

5 邵育群;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1979-2002)[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梓渊;中国对美国国会游说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秦文;试析美国国会中的非正式组织“中国联线”[D];外交学院;2016年

3 段中卫;论美国国会制度及其运作[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凤姣;影响中美关系的美国国会因素[D];辽宁大学;2014年

5 何婧;对外政策视野下的美国国会拨款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刘敏;美国国会对外贸易权限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但洪敏;基于双层次博弈的冷战后美国国会参与涉台决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8 朱蕾;美国国会与总统的战争权之争[D];复旦大学;2011年

9 陆丕昭;美国国会对华决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10 汲鹏;冷战后美国国会在对朝政策上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88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188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6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