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7-11-23 16:43

  本文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外交战略 和平与发展 外交理念 执政方略 治国理念 中国国际地位 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 不结盟原则 核心利益


【摘要】: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我们党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中国外交作为党治国理政实践的重要方面,践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承担了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责任,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分析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分类号】:D820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我们党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中国外交作为党治国理政实践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2 段小平;吴苗;;论“和谐世界”理念对中国外交战略的优化[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秦曼;;均势理论与冷战后中国外交战略选择[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4 ;“中国模式”合作研讨活动之三 解析中国外交战略变革[J];人民论坛;2009年09期

5 王逸舟;;国际大选年的中国应对——谈“创造性介入”的中国外交战略[J];人民论坛;2012年10期

6 房广顺;;和谐世界视角下中国外交战略总体目标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05期

7 丁咚;;微妙转型的中国外交战略[J];学习月刊;2013年09期

8 顾关福;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外交战略[J];外交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9 李忠杰;“原则之年”──1994年中国外交战略鸟瞰[J];新视野;1995年01期

10 顾关福;50年的中国外交战略及展望[J];和平与发展;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巧荣;;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张军妮;中国外交战略面临多重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郝雨凡(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院长);中国外交战略要与时俱进[N];国防时报;2010年

3 马小军;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N];学习时报;2013年

4 叶建国 秦旭东;“和谐世界”理念确立中国外交战略转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本报记者 叶建国;中国企业如何走得出去,,站得稳[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门洪华;中国外交战略的新特点[N];学习时报;2004年

7 本报专稿 薛雨闻;“两会”展现中国新姿态[N];世界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万宇 李博雅 刘歌 林雪丹 李宁 刘慧;秉承亲诚惠容理念 赢得广泛尊重信任[N];人民日报;2014年

9 主持人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魏香镜;中国外交迎来“欧洲季”[N];南方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丕屹;知交尽四海 亲朋遍五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龙彪;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转型研究:一种双层认知视角的解析[D];外交学院;2008年

2 颜升邦;全球化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涛;软实力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牛建强;多极化背景下的中国外交战略选择[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3 李扬;当代中国外交战略中的文化因素分析[D];青岛大学;2009年

4 李季;当代中国外交战略的观念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刘光良;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1949-1976)的内在逻辑透视[D];山东大学;2007年

6 朱建婷;论当代中国外交战略的文化因素[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姚瑶;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进[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吴鹏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成就、挑战及对策[D];南京大学;2012年

9 张九安;十六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略新思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赵师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定位[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19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219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