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促进“和谐世界”思想实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4:26
本文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促进“和谐世界”思想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世界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各国深度依赖。面临国际格局深刻巨变、动荡和发展不平衡加剧、全球性问题与矛盾不断凸显等严峻的国际形势,各国迫切需要寻找更为有力、更具包容性的办法解决。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在继承与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通过不断丰富完善的实践性努力而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是中国政府立足全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热爱和平的强烈愿望,而做出的对未来世界发展模式的良好展望;是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各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地区性和国际事务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之际,以更加全面系统、更具理论穿透力和现实针对性的国际战略理念。同时中国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姿态开展国际交往实践,谋求国际生存与发展的实践行动,有力地展示中国和平发展之决心和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之坚定立场。和谐世界是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世界,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是中国外交亟待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时代性命题。 世界和平与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风暴肆掠全球,全球经济低迷将近崩溃。各国疲于应对严重的经济衰退,向世界大国请求共同行动应对。恰逢新兴市场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对比呈现相对平衡的状态,发达国和新兴市场国平等对话的契机出现,中国亦因此被推上时代的风口浪尖,以互助合作的负责任大国姿态援助美国缓解欧债危机,充当救市的角色,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然而在世界经济稍有复苏的后金融危机时代,矛盾比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情形更为复杂:在经济发展并未摆脱金融危机的同时,各国焦点已开始由互助合作解决危机转向角逐于世界新一轮综合实力的竞争之中,后金融危机时代构建和谐世界的困境加剧。 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科学分析总体世界大势,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从全人类命运的角度出发,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弱肉强食不是人类生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表示,“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和衷共济,“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2013年在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就是和谐世界思想的生动体现。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新时期,持续稳定有效的外交政策对一国国内外战略统筹、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本文围绕“中国促进和谐世界理念实现”这一主题,从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外交实践的指导思想、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机遇、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挑战、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促进和谐世界理念实现的路径四个方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促进和谐世界理念实现进行理论扩展并与实践结合的分析,提出加强和谐世界实践性的建议与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亚青;;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新理念[J];理论参考;2007年05期
2 逄爱成;黄凤志;;金融危机与美国霸权战略的调整[J];东北亚论坛;2012年01期
3 时殷弘;;成就与挑战:中国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理念与对外政策形势[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2期
4 任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中的和谐世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2期
5 王永贵;李沛武;;全球化进程与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战略选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4期
6 唐彦林;;和谐世界视角下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化与战略新选择[J];东南亚纵横;2009年01期
7 房广顺;;和谐世界视角下中国外交战略的理论创新[J];东南亚纵横;2009年07期
8 唐江雨;;建构中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理念的建构主义解读[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杨宇;熊昊明;孙璞;;“和谐世界”思想与中国软实力塑造[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赵春明;郭界秀;;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1236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23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