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研究
【摘要】: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也是当代中国和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位伟大的外交家。周恩来把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外交思想,民间外交就是他在对外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理念,这为新中国打开外交新局面、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为视角,正文主要分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形成的依据以及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研究周恩对日民间外交的实践历程;第三章是对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的评价;第四章主要研究中国领导人对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结合当下中日关系尝试提出走出困境的几点启示。中日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处理的双边关系之一。周恩来的对日民间外交曾经在四十三年前推动中日关系从敌对走向邦交,今天对这一宝贵思想重新研究,期待在研究中挖掘其时代价值和新内涵,可以为当前我国对日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些许的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8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贵,顾莹惠,朱蓉蓉;中国共产党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05期
2 ;中国共产党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3 任熙德;戴华丽;;开展民间外交 发展地方经济 构建和谐社会[J];当代世界;2006年03期
4 高群;;“营销中国暨中国民间外交”论坛在京举办[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04期
5 王玉贵;;试论周恩来民间外交思想[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王玉贵;;试论周恩来民间外交思想[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2期
7 张志洲;;民间外交涵义的学理分析[J];国际观察;2008年05期
8 张胜军;;新世纪中国民间外交研究:问题、理论和意义[J];国际观察;2008年05期
9 王玉贵;;论民间外交[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李小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拥抱世界——改革开放以来的民间外交[J];求是;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宪鹏;;中国与东南亚的民间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1冬季号(总第8期)[C];2011年
2 石善涛;;邦交正常化前的中日民间外交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余丽;;试析胡锦涛民间外交思想[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涂怡超;;宗教民间外交与中国外交空间的拓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5 陈维;;民间外交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评介[A];公共外交季刊2012冬季号(总第12期)[C];2012年
6 田培良;;从乒乓外交看民间外交的作用[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7 柳思思;;浅议中国妇女民间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0冬季号(总第4期)[C];2010年
8 柳媛;;民间外交与中日邦交正常化[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朱蓉蓉;顾莹惠;王玉贵;;抗战时期中共的民间外交[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10 龙武;;非营利机构是公共外交的执行主体——评《第三力量:美国非营利机构与民间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3春季号(总第13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国芳;服务大局服务发展 开创民间外交工作新局面[N];杭州日报;2007年
2 蔡建国;借以世博平台大力推行民间外交[N];联合时报;2009年
3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张志洲;发展民间外交 补官方外交不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全国工商联联络部部长 刘红路;做好工商联民间外交工作应处理好八个关系[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5 实习生 宋寅清 宋季玮 记者 潘真;民间外交还需民间智慧[N];联合时报;2008年
6 北京师范大学 张胜军;中国民间外交指向“拓展性”和“反制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张胜军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民间外交蓬勃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饶思锐;民间外交让海南更开放[N];海南日报;2013年
9 记者吕传忠;民间外交要随时代发展不断前进[N];人民日报;2002年
10 黄泽全;发展民间外交 推动国际合作[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斌;20世纪20年代民间外交观念及其实践活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凤;吉林省民间外交推进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迁达;论民间外交的价值及其利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魏红霞;1949-1972中日民间外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贺炜洁;试论网络民间外交对中国外交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3年
5 黄丽星;论中国对日本的民间外交[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于子洋;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7 姚刚苓;中日民间外交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梅;中日民间外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维维;战后中日民间外交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李萍;海外中国青年开展的反制性民间外交活动[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243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24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