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的角度与模式——读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

发布时间:2017-12-15 01:24

  本文关键词: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的角度与模式——读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外交政策 王立新 美国对华政策 历史系教授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反共主义 对外政策 国家利益 作者观点 杜鲁门政府


【摘要】:正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立新著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出版于2007年9月。该书所讨论的话题虽并不鲜见,但所选取的角度却很有个性。正如作者所说,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话题(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后记"。以下凡引用该书,仅标注页码)。显然,作者不是要用厚重的篇幅来解决这个相对明白的问题。那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D871.2
【正文快照】: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立新著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出版于2007年9月。该书所讨论的话题虽并不鲜见,但所选取的角度却很有个性。正如作者所说,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话题(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占劳;美国外交政策的四条线索和一条准绳[J];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03期

2 张帆;一种新的阐释美国外交政策的方法——读《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了世界》[J];美国研究;2004年01期

3 王成至;支配美国外交的四个传统——读《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了世界》[J];社会观察;2004年12期

4 徐国琦;王道与霸道:美国外交政策的尴尬处境[J];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02期

5 徐国琦;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柔力与刚力[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9期

6 江涛;;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国家重建”问题[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宁泊;;美国外交政策及其理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王联合;;谋求权力、和平、繁荣还是原则?——《美国外交政策》评介[J];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01期

9 S.斯卡诺泡卢斯;袁建新;曾顺;;美国外交政策:从武装的人道主义到先发制人的战争(下)[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12期

10 德里克·乔列特;托德·林德伯格;冯平;;美国外交政策的道德核心[J];国际资料信息;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关中;;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角色[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袁澍;;美国驻新疆领事馆始末[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副教授 陈小鼎;美国外交政策的结构动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倪峰;透过大选看美国外交政策的走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赵纪萍 编译;安娜·帕拉西奥: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盲点[N];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范勇鹏/译;欧洲安全论坛:美国外交政策寻求多边合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房建国 闽江学院历史系;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再审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大卫·黑尔(本报特约专栏作家);美国外交政策将会影响美元[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7 涂怡超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将宗教外交化、安全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欧亚;互动 即时 开放[N];人民日报;2013年

9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赵明昊;美国外交政策与恐怖主义势力的全球扩散[N];东方早报;2014年

10 陈小方;美对华窃密不择手段害人终害己[N];法制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狄会深;美国思想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5年

2 覃胜勇;基督教右翼的崛起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3 沈惠平;美国民族主义对当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吴宇;联盟与遏制—美国对联邦德国重新武装政策研究(1949-1955)[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凯;试析战后初期美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D];河南大学;2012年

2 吴晓丽;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宗教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曹世燕;美国例外主义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郑蕾;试论“天赋使命”意识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国际关系学院;2006年

5 李红;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莹;1946年的伊朗撤军危机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邓鹤莹;伦理道德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樝;针对日本侵华美国外交政策中意识形态因素分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夏黎静;基督教右翼与美国外交政策[D];外交学院;2006年

10 马正义;美国媒体与美国国会在美国外交政策形成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探悉[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90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290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0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