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地区反恐安全合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8 10:33
本文关键词:上合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地区反恐安全合作的研究
【摘要】: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各国意图占据有利的地位以应对多边形势。而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安全局势正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中亚地处欧亚大陆连接点和战略结合部,是国际战略格局中重要的地缘政治枢纽。长期以来,由于中亚地区的不安定因素,为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上海合作组织”成了中国与中亚地区重要的反恐安全合作平台。“上海合作组织”一直致力于维护地区安全,并且在反恐合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上海合作组织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上海精神”,以和平的方式化解恐怖主义,反应了可持续安全的合作理念。因此研究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反恐安全合作的形成机制和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对不断充实新安全观及总结和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具有实践价值。同时,上海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对维护中国周边地区稳定,捍卫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三种方法对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反恐安全合作的现状、影响因素、解决路径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第1章至第4章为正文。绪论部分包括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新安全观”,包括新安全观的概述,“上海精神”与地区反恐合作的有机结合。本文所指的“新安全观”即是“中国新安全观”。第2章和第3章是核心,介绍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地区反恐安全合作发展的现状,包括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地缘政治与中国反恐安全合作的发展,中亚反恐安全合作的阶段性成果。第3章详细分析了影响上海合作组织反恐合作的因素。第4章通过分析上海合作组织的定位与使命及反恐合作的解决路径,对中国与中亚地区反恐安全合作进行前景展望,包括提供更多地区安全产品,协调相关国家利益提高国际认可度,践行“上海精神”与“亚洲新安全观三个方面”。最后是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822.336;D81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听昌,李鹏飞;试论冷战后安全合作的思维与模式[J];当代亚太;2003年09期
2 赵华胜;中亚形势变化与“上海合作组织”[J];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06期
3 何卫刚;国际机制理论与上海合作组织[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05期
4 朱新光;中亚安全合作机制评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2期
5 高飞;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综述[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4期
6 许涛;;构建区域合作安全的尝试——兼论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的新问题[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01期
7 贾俐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思考[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01期
8 王桂芳;;上海合作组织与地区安全[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04期
9 张德广;;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地缘政治变迁[J];俄罗斯研究;2006年02期
10 刘文龙;曾枝柳;周安凡;;试论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困境[J];桂海论丛;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富慧;浅析上海合作组织机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熙然;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03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30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