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从国内外主流话语看中国外交新常态——包容性塑造外交的生成

发布时间:2017-12-18 20:36

  本文关键词:从国内外主流话语看中国外交新常态——包容性塑造外交的生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外交 新常态 包容性塑造外交 共生理念


【摘要】:经济新常态是推进当前外交工作改革创新的加速器,在此背景下,以共生理念为指导的包容性塑造外交初露端倪,成为中国外交新常态的一种可能方向,并将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产生深刻影响。然而,包容性塑造外交能否最终成为中国外交的新常态并发挥实效,还面临着理论和实践的考验。从能够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目标出发,中国应积极推动包容性塑造外交成为外交新常态。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对外宣传和国际话语体系建设”(项目号:2015EGJ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2
【正文快照】: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在外交领域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战略布局,推行了一系列新政,比如,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结成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逸舟;;加强“公民社会与中国外交”研究的几点想法[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2 王卿;;共建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新理念[J];领导之友;2006年05期

3 楚树龙;王青;;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12期

4 马荣久;;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研究:回顾与前瞻[J];学理论;2009年27期

5 牛军;;三十年来当代中国外交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07期

6 ;如何看待中国外交“软”“硬”舆论反差[J];资源导刊;2012年11期

7 赵可金;;中国外交3.0版: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新走向[J];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8 冯学平;;实力·公正·亮剑是中国外交直面挑战的明智选择[J];神州;2012年17期

9 ;对国际变局与中国外交的若干思考[J];中华魂;2013年04期

10 李静涛;;“中国外交应向进取型转变”[J];环球人物;2013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公龙;;论中国外交的观念变革[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欧阳程奕;;价值视阈下的新中国外交:1949-2009[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3 李志永;;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4 牛军;;五十年的中国与世界[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牛军;;冷战与80年代的中国外交[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6 仇发华;;从朝鲜核问题的演变看中国外交倾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7 马驰;;略论邓小平对中国外交事业的贡献[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牛玉峰;;邓小平与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外交[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卫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的中国外交战略与策略选择[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10 ;党领导的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与经验[A];光辉的历程 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建设主要成就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国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刘建飞;理性考评中国外交[N];学习时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谢方;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将更加积极主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尹承德;今年中国外交有亮点[N];解放日报;2012年

5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杨成绪;2013年的中国外交:全面把握机遇 沉着应对挑战[N];解放日报;2013年

6 ;读“蓝厅热词” 把脉中国外交[N];人民日报;2013年

7 钟声;预测中国外交的关键[N];人民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廖勤;习主席首访指引中国外交新风向[N];解放日报;2013年

9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王逸舟;关于中国外交变革的若干思考(二)[N];东方早报;2013年

10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王逸舟;关于中国外交变革的若干思考(三)[N];东方早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九仙;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2 任远U,

本文编号:1305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305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f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