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冷战后印(度)缅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18:24

  本文关键词:冷战后印(度)缅关系研究 出处:《暨南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印缅关系 印度对缅政策 缅甸对印政策 地缘政治


【摘要】:印缅关系源远流长。早在公元11世纪开始双方便在贸易、宗教、法律、哲学、文化等领域互相往来。历史上,,双边关系经历起起落落,但友好合作是主流,敌视与对抗则是支流。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国际关系中主要势力的重新洗牌及政治经济格局的重组,印缅关系开始升温,双方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和安全、教育以及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印缅关系的新变化牵涉到很多因素,包括全球政治、世界格局、大国力量的影响,但主要是两国两国利益的需要。另外,两国关系的升温,地缘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也就是说,印缅两国因为是邻国,所以双边关系非常重要,谁也不能忽视对方。而缅甸由于陷入外交孤立,更只能从周边、从邻国寻求援助和外交突破。印缅关系以及双方的战略构想、外交选择,充分体现了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特点,缅甸尤其如此。 本文从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角度探讨印缅关系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变化及相互政策的调整,也分析了双边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就大国对该地区和印缅双边关系的影响也做出了系统的分析。论文分为五章,外加导论与结语,共七个部分。 导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的新突破和新观点,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等。 第一章介绍了冷战前两国交往的历史,力图证明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大量史实证明,由于地理上的毗邻,自古两国人民就交往密切,互动频繁,政治、经济、文化也密不可分。这为两国当代的关系和密切合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对两国关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对两国合作的领域及密切度做了定量的分析,指出了两国关系存在的问题,探讨和症结所在,也指出了未来两国改善双边关系和增进合作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路径。 第三章介绍了印度的战略、外交构想以及对缅外交的基本逻辑和出发点,从印度的角度探讨了印缅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动因与障碍、积极面与消极面。本章着重分析冷战后印度的地缘战略与对缅政策的影响阐述双边关系互动发展背后的主要考量因素。对印度而言,缅甸是印度进入东南亚腹地重要的通道,也是印度实施“东进政策”中关键的一部分。印度可以借缅甸为陆桥,改善印度通往东南亚市场的交通;同时有利于打破印度东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封闭状况和加强印缅边境的安全;其次是出于对中国的顾虑,削弱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 第四章首先介绍了缅甸的外交困境及外交选择,然后从缅甸的角度探讨了印缅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动因与障碍、积极面与消极面。本章的基本逻辑在于:缅甸的外交空间有限,外交只能建立在地缘政治的基础之上。鉴于缅甸内政的现状和外交困境,缅甸只能在周边寻求外交突破以打破政治、经济的封锁和外交的困境。对缅甸而言,一方面发展与印度的友好关系有利于创造和平稳定的外交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对印策略提高自身地位,扩大更广泛的交流合作。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周边大国印度建立密切的经济合作,可降低自身对中国的依赖。缅甸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制定切合自己的地缘战略和外交战略,试图在印度、中国、东盟以及西方大国中左右逢源,拓展生存空间。 第五章主要探讨了美国等外部势力以及东盟对印缅关系的影响。由于中国同时是印度和缅甸的邻国,同时是目前与缅甸关系最为密切的大国,所以,中国也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本章加以讨论。本章试图对印缅关系的演变与发展展示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放在区域政治乃至全球政治的角度进行探讨,而不是仅仅从双边的角度孤立分析。 结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基本观点做了总结,同时对印缅关系的前景作出展望。尽管印缅关系中还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和潜在冲突,区域内外大国实力在缅的权力博弈也在日益凸显,缅甸正在加快民主进程和对内和解、对外开放的政治步伐,这也将有利于印缅两国领导人采取更加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战略巩固和深化双边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35.1;D83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进;王光厚;;冷战后东盟一体化论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龚明;;在石油天然气地缘政治角力中的中印缅甸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1年04期

3 马缨;90年代印度与东南亚的关系[J];当代亚太;2002年06期

4 陆建人;;从东盟一体化进程看东亚一体化方向[J];当代亚太;2008年01期

5 刘务;;缅甸独立后外交政策的演变与中缅关系的发展[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6 毕世鸿;;冷战后日缅关系及日本对缅政策[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7 李晨阳;;2005年缅甸形势综述[J];东南亚纵横;2006年02期

8 孔鹏;;浅析东盟对缅甸政策的变化发展[J];东南亚纵横;2008年02期

9 何跃;;缅甸政局中的地缘政治因素[J];东南亚纵横;2008年11期

10 顾海;古代印度与锡兰著作中的东南亚——东南亚史料简介之一[J];东南亚;198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少华;后冷战时期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阮金之;冷战后中缅印三边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08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308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d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