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中国在东南亚的国家形象论析
发布时间:2017-12-26 05:35
本文关键词:冷战后中国在东南亚的国家形象论析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国家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反映着一国政治、经济、物质、精神、民族、社会的整体面貌,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直接影响着世界公众的人心向背。作为一个正在上升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也十分关注自身的形象。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如何,直接影响到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接受程度和认知态度。东南亚地区作为中国的近邻,对中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周边安全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不断提升。中国平等、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日益突出,并有进一步拓展深化的可能。但同时,随着中国快速崛起,东盟国家也对中国存有各种错误的认知,出现了各种“中国威胁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重视和加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形象研究,对于提升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正面形象,消除“中国威胁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家形象的定义、特征以及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国家形象”这一概念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国内外学者从传播学、软实力、建构主义、国家威望、国家品牌等视角界定了国家形象的定义。笔者借鉴各位学者的定义,重新界定了国家形象的内涵。国家形象具有互动性、概括性、相对可塑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国家形象对于一个国家提升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外交、安全目标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论述了东盟国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首先分析了中国对自身国家形象的定位,中国希望向世界展示一个和平、发展、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是中国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基础。冷战后,中国在东南亚塑造一个经济上互利共赢、政治上平等开放、文化上亲和友善、外交上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强大,东盟国家也对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各种错误的认知,主要有“地区安全威胁者形象”、“地区经济竞争者形象”、“地区生态破坏者形象”、“地区资源掠夺者形象”。 第三部分,分析了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国家形象产生错误认知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东盟国家对中国崛起存有疑惧;二是中国和一些东盟国家存有南海岛屿主权争端;三是东盟国家奉行“大国平衡”战略,不利于中国和东盟各国增强互信;四是美日等国散布“中国威胁论”,拉拢东盟国家,离间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关系。 第四部分,,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国家形象的对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加大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宣传力度;二是加大对东盟国家的文化外交强度;三是妥善解决南海争端;四是深化与东盟国家各国的互信与合作;五是妥善应对美日等国在东南亚的外交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云华,徐善宝;睦邻外交政策与中国—东盟关系[J];当代亚太;2004年02期
2 德木沙克,林秋明;21世纪东盟与中国:睦邻互信的伙伴关系——东盟秘书长特别助理德木沙克在中国(广西)—东南亚经济合作论坛上的发言[J];东南亚纵横;2003年01期
3 吕艳君;对冷战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战略思考[J];东南亚纵横;2004年04期
4 吴金平,罗会知;国家形象与当代中美日在东南亚的竞争[J];东南亚研究;2004年03期
5 陈显泗;;论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J];东南亚研究;2006年06期
6 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国际论坛;2002年03期
7 管文虎;;关于研究中国国际形象问题的几点思考[J];国际论坛;2007年05期
8 尹承德;东盟外交新走向——兼论中国与东盟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3期
9 唐
本文编号:1336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33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