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研究 出处:《广西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中美关系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具有显著地位,其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中国领导人历来重视对美外交,将其视为重中之重。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既是政治家与军事家,也是外交家。他的对美外交思想内涵丰富,值得深入挖掘。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的形成深受当时中国国内外背景影响,其理论溯源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问题的基本原理以及毛泽东对美外交思想。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的内容涉及到经济、贸易、政治、台湾问题、人权、文化、科教等多个领域,并根据国内外局势发展变化顺势调整对美政策。他的对美外交思想既是对前人的继承,又有创新,坚持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是开放性与自主性相统一。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既有理论上的贡献,也有其对于所处时代的实践价值;既有历史贡献,也有现实价值。通过研究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当时对美外交,把握时代脉络,同时对于处理当今复杂多变的中美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意义。 本文从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的理论溯源和时代背景、主要内容、鲜明特征、贡献和价值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从整体和宏观上对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进行梳理,也有微观层面的论述。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the current world pattern, and its healthy development is related to the peace and stability of the world. Therefore, Chinese leaders have alway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American diplomacy and regard it as the top priority. A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leading collectiv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cor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leadership collectives, Deng Xiaoping is both a politician and a militarist and a diplomat. He is rich in the connotation of American diplomatic thought and deserves to be deeply excavated. Deng Xiaoping's influence on the US diplomatic thoughts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s at that time. His theory traced back to Marx's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issues and Mao Zedong's diplomatic thoughts towards the US. Deng Xiaoping's Thoughts on US diplomacy involve many fields, such as economy, trade, politics, Taiwan issue, human rights, culture, science and education and so on, and adjust the US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His thought of American diplomacy is both inheriting and innovating the predecessors, insisting on the firmness of the principle and the flexibility of the strategy, and it is the unity of openness and autonomy. Deng Xiaoping has both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American diplomatic thought and its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times. It has both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values. Through studying Deng Xiaoping's Diplomatic Thoughts on the US, we can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diplomacy towards the US and grasp the context of the times, and it also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and significance for dealing with the complex and Sino-US relations nowadays.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29;A8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淑芳;普京时期俄罗斯对美外交的战略取向[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卿定文;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美外交的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3 沈彤;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与中美关系的演变[J];外交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曹志为;抗战爆发前毛泽东对美外交政策的构想[J];党的文献;1996年05期
5 袁润;;美对华政策和我对美外交[J];党员干部之友;2001年07期
6 黄一玲;;毛泽东对美外交战略思想内涵与启示[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刘丽华;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对美外交[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8 严书翰;再现毛泽东对美外交的思想轨迹——评《毛泽东与美国》[J];科学社会主义;1999年03期
9 刘振霞;俄罗斯对美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变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3期
10 文斌;;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探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强;;解读邓小平发展中美关系大局思想[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2 张胜男;;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的演变[A];首都师范大学五十周年校庆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论文集[C];2004年
3 杨吉平;;权力转移与20世纪的英美关系——对中美关系的启示[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4 倪世雄;潜旭明;;中美关系60年:回顾、启示、展望[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5 袁盈;;论中美关系的发展与邓小平的对美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苗建寅;;抗战时期宋庆龄对中美关系的推动和发展[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7 宋冰;;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鹏;;中美关系战略新定位下的台湾问题[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9 国机;;中美关系双方磨合期尚未结束——市国际关系学会等组织讨论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国机;;中美关系历史与现状——市国际关系学会等召开专题讨论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赵可金;对美外交谨防失语倾向[N];东方早报;2010年
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博士 陈友骏;鸠山欲以对美外交突破博选票[N];文汇报;2010年
3 张伟佳;宋美龄抗战时期对美外交活动[N];中国档案报;2004年
4 记者 冯迪凡;全球媒体聚焦胡奥会[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青 影;邓小平外交礼品一览[N];中国艺术报;2004年
6 袁鹏;中美关系战略重要性与日俱增[N];人民日报;2005年
7 雪珥;鹰龙之舞[N];中国经营报;2010年
8 早报记者 马毅达;“谷歌事件或催生中美互联网对话”[N];东方早报;2010年
9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林晓光;日美同盟:强化之余还会谋求平衡[N];解放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吕德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前行[N];解放军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泽喜;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D];武汉大学;2011年
2 王巧荣;APEC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宋俊芳;中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赵淑芳;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余万里;美国跨国公司与九十年代的中美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李艳辉;政治经济的互动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邵允振;1980年代以来的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9 李增田;鲍大可及其中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吴功荣;中美外交思想传统的比较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益民;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0年
2 丁磊;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3 郭媛;毛泽东对美外交战略思想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4 于坤;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美外交思想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乔昕;邓小平的美国观初探[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6 李冰卓;邓小平国家利益观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红;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邱启彬;“9·11”事件以来马来西亚对美外交政策及马美关系的发展[D];暨南大学;2010年
9 郭庆玲;邓小平全方位外交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陈日常;公众心目中的中美关系与中国的崛起[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38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33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