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中亚:形成中的规范性力量
本文关键词: 中亚政策 规范性权力 上合组织 上海精神 丝路精神 出处:《新疆社会科学》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认为中国在中亚的规范性权力可以概括为三条权力规范:和平共处的独立主权、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求同存异的和谐世界。从发展成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成功实践的"上海精神",再到正在形成的"丝路精神",集中体现并构成了中国在中亚地区发挥影响力的规范性权力谱系。
[Abstract]:The Chinese in Central Asia the normative power can be summarized as three norms: the sovereign power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situation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harmonious world. From the mature development of seeking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to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the "Shanghai spirit", and is the formation of the "Silk Road spirit". Which embodies China play normative power spectrum influence in Central Asia.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5LZUJBWZY102) “兰州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610730043)资助
【分类号】:D822.336
【正文快照】: 一、中亚博弈:中国的异军突起自中亚五国独立二十多年以来,中国与中亚的传统友好关系体现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各个方面,其中,政治互信是发展双边关系的基础,经济合作是深化双边关系的重点,人文交流是沟通双边关系的桥梁。具体来说,首先,政治关系日益密切,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增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强;;嬗变中的上合组织[J];南风窗;2007年17期
2 李勇;;“上合组织”面临的挑战[J];党政论坛;2009年08期
3 于树一;;合作多赢 构筑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友好交流平台——“第二届中哈专家委员会”会议综述[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03期
4 王树春;朱震;;上合组织与集安组织为何合作大于竞争?[J];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02期
5 吴龙;;试比较分析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战略诉求[J];法制与社会;2010年28期
6 赵华胜;;透析俄罗斯与上海合作组织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7 Д·卢基扬采夫;;推动上合组织和谐和可持续发展[J];俄罗斯研究;2011年03期
8 ;上合组织,做好了准备吗[J];世界知识;2012年12期
9 雷志华;;“上合”前路,10年关键期[J];南风窗;2012年13期
10 本刊记者;;“北京峰会后,上合组织将步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专访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伊马纳利耶夫[J];当代世界;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俞新天;;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公共外交战略思路[A];公共外交季刊2010秋季号(总第3期)[C];2010年
2 刘古昌;;“上海精神”是新时期的普世价值[A];公共外交季刊2011秋季号(总第7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言;加强上合组织经济合作的新渠道[N];国际商报;2005年
2 记者 李岚;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成立[N];金融时报;2005年
3 臧文茜;能源俱乐部“点睛”上合组织走向[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李志石;上合组织发展 配备经贸合作“推进器”[N];国际商报;2006年
5 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实业家委员会主席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第一副会长 张钰晶;加强实业界合作 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N];国际商报;2006年
6 机商;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在沪成立[N];国际商报;2006年
7 记者 蒋心和;经贸合作推动上合组织发展[N];解放日报;2006年
8 林跃勤;对扩大上合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的若干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刘波;上合组织再造能源“新丝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 朱泾涛 史亚军;区域经济合作:上合组织发展的动力[N];文汇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梅兰;吉尔吉斯斯坦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法赫利;中国与中亚的关系(1991-2011年):合作与共赢[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继鹏;从上合组织面临的困境解读其未来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朝颖;上海合作组织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高鸣;上合组织框架下的人文交流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朱俊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合作反恐研究[D];外交学院;2016年
5 马茹;上合组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与路径[D];兰州大学;2016年
6 陈佳欢;上合组织发展经验对深化中国周边外交的启示[D];兰州大学;2016年
7 MENGIBAEV ULUGBEK(白科);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四国经济增长分析[D];南京大学;2016年
8 张会丽;上海合作组织与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之间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史丽丽;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俄利益异同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熙然;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65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465497.html